《三主要道》中,形容每個生命都是“常被四瀑流所衝”。這四種瀑流,就是慾望、煩惱、見和無明的力量。慾望,就是對財色名食睡的希求,對色聲香味觸的希求。煩惱,就是貪婪、嗔恨、嫉妒、自私等不良心行。見,就是左右我們的觀念和想法。無明,就是不覺的力量,令我們看不清自己,看不清內在的起心動念。
對於沒有經過禪修訓練的人來說,每當念頭生起,心就會粘著其上,追隨不捨,進而把這個念頭當做自己。不知念頭只是因緣所生,它的本身並不是你。因為缺乏觀照,我們又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心念的瀑流,帶來種種喜怒哀樂,也帶來我們的生死和輪迴。
說到輪迴,我們往往聯想到前生後世,以為那是玄妙而不可知的另一重世界。其實輪迴的內涵不僅於此,從廣義上說,輪迴就是一種心理重複。所以,我們不是此生結束之後才去輪迴,現在的每個當下就處於輪迴中。那些做事業的人,因為對事業成功的渴求,會百般努力,不斷追求,由此形成執著。這種執著又會繼續強化對事業的渴求,進入下一輪的努力、追逐、執著。對事業如此,對感情、地位、權力的追求莫不如此。
每個人都在不同方面中重複某種心理。因為重複,就把心理能量不斷匯聚於此,使這個念頭得到強化,進而成為生命主導。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對有些人來說,事業就是一切;對有些人來說,愛情就是一切;對有些人來說,權力就是一切。這個“一切”不是偶然的,也不是誰強加於我們的,正是我們自己發展而來。我們努力經營著,最後就像作繭自縛那樣,把自己織進一個不及盈寸的空間,卻當做了全部世界。
就是輪迴——它的起點在我們的心,終點則是我們執著的對象。當然,這個終點只是暫時的,因為它還會繼續成為起點,展開下一輪執著。只要被某種心理抓住,我們就會不斷就範,不斷受其驅使。久而久之,這種心理就會形成相應的人生軌跡。有句話叫做:“世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同樣,心念也是在這樣的不斷重複中逐步定型,成為性格,成為人格。
所以,修行要從起心動念處下手。因為每一念都在積累不同的生命信息,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遺憾的是,我們往往對此一無所知,只關注看得見的外在成果,卻忽略看不見的內在改變;只在乎擁有什麼,卻不在乎我是什麼。其實,是什麼遠比擁有什麼更為重要。因為外在結果和我們只有暫時的關係,而內在影響才是長期甚至永久的,才是決定生命走向的關鍵所在。那些不良心念,在沒有轉變之前,會生生世世纏繞著我們,就像如影隨形的魔鬼那樣,令我們不得安寧。如果聽之任之,輪迴是沒有盡頭的,會不斷展現與之相應的生命形式,這就是佛法所說的“業力無盡,生死無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