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是分階段收穫成果的,就好比上學必須從小學開始,成長必須從幼兒開始,成熟必須從幼稚開始一樣。只有經歷過才有發言權,只有深入過才有評論權,只有觀察過才有抉擇權。修行是一種的成熟,儘管尚不完美,但一定已經脫離了同一種模式的思考,而獨立自主的走在解脫的大道上!“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什麼叫成熟?只有到達這個境界才叫成熟,才有資格去考察和評論另一個修行人的所作所為!當然,如果到達了這一境界,真正的修行人是不會去評價另一個修行人的,因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呵呵。
小學尚未畢業就覬覦大學,甚至對大學的功課品頭論足是不成熟的表現。世上的師父千千萬,所傳的修法都不同,甚至同一個咒語,每一個師父的念法都不相同,為何呢?師承不同,念法怎麼會相同呢?故此,以你才得到的一種師承去評判另一個師承,本身就是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現,而且犯了搬弄是非和造惡口業的錯誤。其實這種行為的心理基礎仍然是執著一師和由此生出的瞋恨心在作怪。佛祖住世84年,說法49年,所傳佛法高達3000經卷以上,浩如煙海的理論和傳承,試問世間有誰都全部掌握了呢?可以說至今尚無一人。
故此,水流千江歸大海,所有顯密大師中的智慧者,要么以《華嚴經》中的四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來教導眾生成就六波羅蜜,要么以寂天菩薩的著述《入菩薩行論》來教導眾生成就菩提心,除此,又有哪一位“尊者”能說得清此傳承非彼傳承,彼傳承又不同於此傳承呢?對於筆者來說,學佛20年,上師十幾位,求法若干次,我只把握一個原則,所有上師的傳承我都讚嘆,因為我把它們都視為佛陀的教法;接法之後全部認真修完師父規定的遍數;師父的委託一定盡心盡力的去完成,除非經筆者仔細觀察,認為應當遠離一個不如法的師父的時候,我才會選擇走開,而並非不尊重他的傳承。
對於初入佛門的修行者來說,必須要有一段時間是需要跟隨你的傳法師的,因為師父是你行走在正確修行路上的一根拐杖,但當你的修行步履不再蹣跚而是步伐堅定的時候,就是你成熟和成長了的時候,此時此刻,對輔佐你成長的尊貴“拐杖”——你的師父應抱有深深的感恩,正是這種感恩心才是你祈禱所有上師後能產生巨大加持力的源泉。此時的依止上師只在心中,而不是形式上的緊隨其身後和毫無主見的師云亦云。“真正的上師讓我們了解,我們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如果我們有能力能夠成就什麼樣的事情,並且能夠擁有長久的自在與安樂。”而不是讓眾生心生分別與瞋恨。
成長的結果是成熟,依師的最終是獨行!為何總說某佛法,師承不斷,一代接一代?那不都是因為不斷有徒弟成長成熟,並有能力接過師父手中的大旗,才得以傳承下去的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能做師父的徒弟不是好徒弟!從這個角度來說,師父即是徒弟也是師父,為何呢?因為他曾當過徒弟,徒弟也是師父,為何呢?是因為他能接過師父的法脈成就師承!如此而已!尊重師父不是盲目無主見的膜拜,修學佛法不是一知半解的爭辯,靜下心來好好觀察自己的心比什麼都重要!修行是針對自己的心態,而不是針對他人的行為!人云亦云,甚至師云亦云,都不是修行者的品質!
修行不是迷信!“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自己吃飯自己飽,自己生死自己了,誰也代替不了!”,在你告別人生的時候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頂禮大悲觀世音菩薩!
頂禮南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頂禮大悲觀世音菩薩!
頂禮南無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