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 第231集--用儒、釋、道的教育在中下級就能徹底解決上訪問題


摘自淨空法師《2014大經科注》第231集2015年8月9日講於台灣



  現在人最麻煩的心浮氣躁。心浮氣躁,學什麼都學不成學科學沒有問題,可以,沒有真誠心、恭敬心,行;但是學聖賢教誨,中國的學術,學儒、學道、學佛都不行。需要的條件,人要真誠、要老實、要聽話、要真幹,學習的態度要誠要敬,真誠恭敬,你才能學到東西。印光大師說得好,聖賢學問,“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要明白這個道理,沒有真誠,恭敬,學不到
  所以我在六十四年之前,我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這、緣也很殊勝,在這個時代不容易遇到。我跟方老師見面,我給他寫一封信,寫了一篇文章送給他看,目的是希望到學校旁聽他的課程,他回我一封信,約我到他家裡面見面。我就到他家去見他,他就告訴我,他說現代的學校(六十四年前的學校,不是現在,現在比那裡更差了,比不上),他說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去旁聽,你會大失所望。我以為老師完全拒絕了,所以表情一定是很沮喪、很難過,希望沒有了。
  沒有想到,我們沉默了六七分鐘,他就跟我講:這樣好了,你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們約定,上午九點半到十一點半,兩個小時他給我上課。學生只有我一個,老師一個,在他家小客廳、小圓桌,我們課是這樣上的。每個星期一次,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講到“佛經哲學”。我年輕的時候不相信宗教,認為宗教都是迷信,所以基本上沒有碰過宗教,尤其是佛教,佛教我們以為它是多神教,多神教在宗教裡頭屬於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真神,什麼都拜的這是低級宗教。
  我很好奇,老師給我講佛經哲學,我說佛是宗教、是迷信,是低級宗教,它怎麼會有哲學?老師告訴我:你還年輕,你不知道,釋迦牟尼佛是全世界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特別是大乘,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在這個單元里面,認識了佛教,把它搞清楚了。老師又告訴我:兩百年前寺院庵堂裡的出家人,都是有道德、有學問,都是好老師,你跟他學習,只要真誠,真想學,他就真教你;不是真想學,他不教你,一個人也教,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學生也教,真想學。
  那學校裡面?我那個時候對他講的那個,“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聽不懂,不知道他講的是什麼。若干年之後,我們自己走入學校了,才真的發現了,小學生肯唸書,準備升初中;初中學生唸書,準備升高中;高中學生考取大學之後,不唸書了,為什麼?等著拿文憑,好在社會上找個好工作,所以唸書那個情緒就低落了,所以學生不像學生,來混文憑的。
  老師不教也要進教室,進教室,教沒用處,沒有人聽,那為什麼還要上課?老師要靠鐘點費,拿薪水生活,維持生活,沒有辦法,不能不去應付一下,所以統統存著應付的心。學生自然要好成績,考試把考卷先給學生看看,大家都拿好分數,皆大歡喜。教育淪落到這種程度。
  怎麼辦?我那個年代還有一些好老師,真有學問的,現在學校老師,就像我們這樣程度,跟上一輩比差很大,很大差距;我們這一代再看下一代,下一代比我們又滑坡,滑了很大程度。所以我想二十年之後,大學沒有教授了,可能高中都沒有老師了,這個不得了。
  中國幾千年曆史上,出現許許多多太平盛世,那是怎麼營造成功的?教育中國人,古人,最懂得教育,最重視教育,家裡再窮,也要讓小孩讀書,所以中國在歷史上,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沒有辦法跟中國比,這就是中國人重視教育。
  中國的教育誰負責?過去是家庭負責,不是國家辦的教育國家獎勵、督促,國家只辦考試,學都是你們自己家庭子弟學校,都是私塾。因為中國家庭是大家庭,不是小家庭,五代同堂,一般家庭人口,三百人左右,興旺的七八百人,衰的也有一二百人,大家庭,大家庭有規矩,所以有家道、家規、家學、家業。所以中國人講“齊家”,你能夠把家庭管理好,就能治國,所以“齊家、治國、平天下”。
  這個大家庭,抗戰時期還有,我見過,我還在大家庭里大概住過一年,一、二年的樣子,小時候,還有這個印象。這個家庭已經衰敗了,還有一百多人,將近兩百人,兄弟十個沒有分家,所以是家庭共產製度,任何人賺錢,除了自己生活費用保留之外,都要匯到家裡去,家裡面拿這些錢置產業,買田地、買山地,山地可以造林,田地可以生產,有的自己耕種,自己不用耕種的,都是租,租給農民,收租,是這樣的方式,跟現在完全不一樣,現在教育沒有了。
  教育的基礎,紮根教育是從哪裡開始?大家族,讀書人家,做官的人家,從胎教做起,母親懷孕就要端正心念,言語柔和,舉止端正,為什麼?影響胎兒。
  胎教在中國歷史上周文王的母親太任,歷史上記載她懷周文王的時候,這十個月端正心念,沒有不善的念頭、沒有不善的思想,這是心念;口不出傲言;眼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凡是負面的統統遠離,這十個月當中,要叫小孩所接受的全是正念,小孩出生容易教、好養。
  小孩一出生,睜開眼睛他會看、他耳朵豎起來會聽,他已經在開始學習了,誰教他?母親。所以父母在小孩面前,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是正面的,小孩在學,你不能讓他學壞了;所有接近他的人,都跟他父母一樣端莊,從小教
  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弟子規》是做父母懷孕小孩生下來,做給小孩看的,你怎麼樣孝順父母,小孩學會了,他將來也會孝順你,童蒙養正。母親要帶孩子三年(一千天),凡是負面的、不善的,不能叫他看見,不能讓他聽見,不能讓他接觸到,他所接觸的決定是倫理道德、純淨純善,這把小孩教好了。這個根,古諺語有所謂“三歲看八十”,三歲一千天,他這個根紮下去,到八十歲都不會改變,遇什麼樣的困難他不會動搖,有氣節,“仁、義、禮、智、信”根紮下去了。
  最近這兩百年,前面一百年疏忽了,這個罪魁禍首就是慈禧太,她對教育不重視,對於老師不尊敬。清朝世世代代帝王都禮請專家學者,“儒、釋、道”的專家學者到皇宮裡面去講學,這些講學的資料,《四庫全書》都有,有講義,收在《四庫全書》裡頭,你看這些人在宮庭對皇帝、對於這些大臣講些什麼。這個制度慈禧廢除了,她不要聽,大概聽了都是她不喜歡聽的話,她不愛聽,廢除了,她迷信,駕乩扶鸞,所以宮廷裡面扶鸞,什麼國家大事,請鬼神來指教,鬼神把她亡國了。所以這樣一做,大家對於學術就冷淡了,這一百年到民國初年變質了,不但冷淡,沒有人講究了,還有幾個老人,他 ​​們聚集學生來傳,非常稀少,傳到現在沒有了,怎麼辦?
  我這次訪問英國,主要就是想看看英國有沒有這個緣分,我們辦一個“漢學實驗學校”,要做實驗,教什麼?教文字學、《說文解字》、音韻學,學這些東西。課本不要編,我們編出來課本比不上古人。古人童蒙教學的這些課本十幾種,像《三字經》、《百家姓》這一類的十幾種,教了二三千年,社會沒出問題;現在編的教科書統統有問題。所以我就想,我們把古人那些教科書,統統搬出來學習,這是小學。
  小學完成之後,我們就學文言文。文言文用什麼課本?用《群書治要》、用《國學治要》,就這兩種這部《治要》唐太宗編的,《國學治要》是民國初年,商務印書館剛剛創辦的時候,有不少專家學者真有學問、有德行,他們編的,編得非常好,就是《四庫全書》裡頭選的,編了一套。
  “治要”這個名詞是從《群書治要》來的。《群書治要》是治國、平天下;《國學治要》那是做學問的、治學的。所以我們用古人東西做實驗,如果實驗成功了,咱們就推廣;實驗失敗了就算了,就別再搞了。
  沒有想到在英國還遇到這個緣分,有一個學校校長,威爾士大學的校長,跟我談了三個多小時,對我們這個想法他有同感,他說確實西方人跟東方人教學的理念、方法完全不一樣,東方人求智慧,西方人求知識,求知識不尊師重道沒關係,可以學得會,技術;東方文字是學問,那個不行,一定要尊師重道。
  英國在去年,全國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全部學中文,把中文看作第一外國語英國人很有眼光,看到這個世界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這個話是英國一個哲學家湯恩比說的。湯恩比我覺得那 ​​個人是個菩薩再來,晚年最擔心的,因為他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他最害怕的是第三次大戰,如果第三次大戰要爆發,第三次是核武、生化,地球就毀滅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統統滅絕。他說,這是人類愚癡到極處,集體自殺。所以他想,這個問題應該想了十幾年,怎樣能讓這一樁事情不發生?
  他是歷史學家,對中國歷史大概比中國人還清楚,他想到中國夏、商、週一千八百年,夏四百年、商六百年、周八百年,這個一千八百年,三代,中國傳統文化興旺起來了。那個時候國家並沒有統一,就是政治沒有統一,文化統一了,我們講,中國的漢字文字統一了,雖然有很多國家有不同的文字,但是創造文字的意識、理念都相同,到秦統一中國,秦始皇統一中國,政治統一了,頒布小篆為標準的文字,那就是文字統一、文言文的統一、文言統一。
  文言統一是在三代,夏、商、週時候就統一了,所以地方語言不相同,沒有關係,寫的字大家都認識,寫的文章每個人都看得懂,所以他就想到這一層,這是個好事情,所以他就希望用文化統一全世界,誰來統一?中國人統一。
  中國文化是全世界各個族群文化里頭最優秀的。換句話說,二十一世紀中國統一全世界,國際上戰爭就可以避免。中國人用文化,不是政治統一,不是軍事統一,不是科技統一,也不是經濟貿易統一,是中國文明。
  他說還有三個衛星文明,這中國衛星文明,韓國、日本、越南,這四個國家統一,就能領導全世界,帶給全世界幸福美滿,確實能夠化解戰爭、化解衝突。
  現在有一點跡象,現在國際上漢學熱,這就是開始有這個跡象,這個跡象好。我在國外跟外國朋友在一塊,我都告訴他這個信息,湯恩比說得很有道理,文化統一,不是政治統一(文化統一)。
  那文化統一就必須要把中國的漢字文言文向全世界推廣,全世界都學漢字,都學文言文,這個目的才可以達到。是不是應該這樣做?我覺得應該。為什麼?中國文言文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全世界的文字找不到第二個能跟中國比,中國文字永恆不變。湯恩比舉了個比喻,說得很好,他說假設孔子,二千五百年前的中國人,他 ​​復活了,碰到了毛主席,他那個時候毛主席在世,他說跟毛主席見面了,說話肯定不懂,寫字問題解決了,一絲毫障礙都沒有了,這是中國文化的特色。
  為什麼印度佛經大量流傳到中國,在中國統統翻成漢字文言文來書寫,書寫之後那個原本,梵文的原本不要了,就丟失了,真的一部都沒有,沒有留下來,為什麼連印度的法師都承認,中國漢字文言文高明,用這個東西書寫可以流傳千年萬世,不會變質梵文怎麼樣?隔個三五百年,梵文的說話音聲變了,變了之後你就看不懂了。
  現在歐洲,拉丁文東西已經沒有人看懂了,甚至於連莎士比亞所寫的這個,這才不過是幾百年,二三百年的樣子,現在的歐洲人都看不懂了,這就是什麼?表音的文字它禁不起考驗,說話語音一定會改、會轉變的,到時候二三百年的人就沒有辦法聽得懂;文言文沒有這個問題,文言文只要學會,隔幾千年、隔幾萬年它都不會變。
  所以每個國家、每個族群你們有好東西,希望流傳千年萬世,一定要用漢字文言文來書寫,漢字文言文有這種優越的條件,已經這麼多年了,中國三代東西留下來,現在人能看懂,不會有會錯意思。所以漢字文言文是全世界、全人類每一個族群、每一個國家所必需。
  許許多多的誤會演變為災難、戰爭災難,如果有一種文字全世界通用,大家看到這文字誤會都化解了,這許多爭論的問題就統統消除了,這是真正世界和平,社會安定真實的基礎。所以漢字文言文必須要提倡,要認真努力來推廣,中國能把這樁事情做好,是對全世界、全人類安定和諧做出最大的貢獻。
  韓國、越南抗戰結束之後,他們沒有文字,完全用中文,非常可惜他現在改成他們文字了。他要是不改自己的文字,用中文,現在我們都要向他請教,都要到他們那裡去請老師。日本丟掉得比較久一點,但是抗戰之前日本人學習漢字文言文的人很多,一般高等知識分子都懂,所以到日本去言語不通,寫字可以通。
  中國的國寶要認識,這是真正的寶,要把它發揚光大。
  這一段講“忍辱”,就是一切時、一切處無方所,統統要忍,菩薩無方所忍。
  【解】或有夜忍晝不忍,或晝不忍夜忍;或彼方忍此方不忍,或此方忍彼方不忍。
  這講空間,下面是人事。
  【解】或知識邊忍,不知識邊不忍。
  把我們這個世間人情統統包括了,統統講盡了,文字不多,什麼能忍、什麼不能忍,眾生毛病習氣嚴重。
  【解】菩薩不爾,一切時、一切方常生忍心,是名無方所忍。
  菩薩跟一般人不一樣,“一切時、一切方”,“一切時”是時間,無論是白天、晚上都能忍;“方”是講空間,無論在什麼場合他都能忍。所以常生忍心,這是“無方所忍”。“無方所忍”,用現在的話,就是一切時、一切處沒有不能忍的。
  【解】六、云何名菩薩修處處忍?有人於父母、師長、夫妻、男女、大小、內外如是中生忍,餘則不忍。
  不是自己的親屬,不是自己一家人,他就不能忍了。
  【解】菩薩忍者則不如是,如父母邊生忍,旃陀羅邊生忍,是名修處處忍。
  “旃陀羅”是個比喻,父母是最親近的人,“旃陀羅”在印度四種階級裡頭最低的,就是做奴隸這類人,在社會上沒有地位、沒有財富,貧窮困苦,社會上沒有人瞧得起的人,對他也要忍,也要有禮貌,不能輕視他們。
  【解】七、云何名菩薩非所為忍?不以事故生忍,不以利不故生忍,不以畏故生忍,不以受他恩故生忍,不以相親友故生忍,不能愧赧故生忍,菩薩常修於忍,是名菩薩非所為忍。
  這些所說的都是人事上的關係。為什麼要忍?他是有所為,菩薩無所為,這一點非常重要。有所為,這裡頭有情識在裡頭;無所為是真心,大公無私。
  【解】八、云何名菩薩不逼惱忍?若嗔因緣,煩惱未起,不名為忍。
  煩惱起了,動了念頭能忍。
  【解】若遇嗔因緣時,拳打刀杖,手腳蹴踏,惡口罵詈,於如是中,心不動者,則名為忍。
這是我們常常看見的,現在這些不能忍辱愈演愈烈,演變為戰爭,戰爭毫無理由,而且這種戰爭沒有止息。不僅在中東,全世界許許多多地方都能看到,兒女殺父母的,學生殺老師的、殺同學的,濫殺無辜的,常常聽到、常常看到這些報導,這就是社會亂了、人心壞了。
  菩薩,修菩薩道的人能忍,能忍大事化成小事、小事化成無事。所以《金剛經》上佛說,“一切法,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得成於忍”。真正得到成就都靠一個“忍辱”、有耐心,求學也要有耐心,不忍不能成就。
  “忍”這個字,大乘佛教裡看得非常重。“布施”、“持戒”能成就一切善業,下面就“忍辱”,忍辱能夠把你的善功德保全;如果不能忍,一旦嗔恚發作,全功盡棄,所謂叫“火燒功德林” ,嗔恚像一把火一樣,統統燒完了。要想成就一定靠忍力,這個非常重要
  【解】(九)云何名菩薩悲心忍。慈悲。爾時菩薩若作王,若王等,有大功業,為苦眾生而作其主。
  一定要救濟苦難眾生,你在這麼高的地位、你所領導的群眾,你不能不照顧他;他在那裡受苦,你怎麼能夠忍受?中國古聖先賢所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站在最高領導地位的人,先要讓人民離苦得樂,自己才會享樂。人民沒有離苦得樂,你怎麼能忍心去獨樂樂。
  【解】是苦眾生,若來罵辱觸惱之時,菩薩不以我是主故,而生嗔恚。
  苦難眾生他心裡不平,他來罵你、來批評你、來咒你,你不能生嗔恚。你要生嗔恚就造成動亂,社會動亂所以“菩薩不以我是主故,而生嗔恚”,他能忍受,他不會去懲罰這些人,怎樣?教化他,感化他,幫助他,救濟他。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教育他,所有的問題的根都是教育不教,他怎麼懂?中國國內稱為“上訪”,上訪就是告狀。這些受到苦難的人,他 ​​心抱不平他要去找上級,這些不必到上級去麻煩,中下級就把它解決了
  【解】如是眾生,我當拔濟,常為擁護,云何而得生於嗔惱。
  居上位的人、有財富的人,應該要幫他拔苦,應該要救濟他們,這樁事情非常重要。“如是眾生,我當拔濟,常為擁護,云何而得生於嗔惱。”煩惱,不能生煩惱,不能生嗔心。
  【解】是故我今悲心憐愍,不生忿恚。是名菩薩悲心忍。
  菩薩有大​​慈悲心,菩薩能忍受,忍受的同時,菩薩認真去幫助化解問題。
  【解】(十)云何名菩薩誓願忍。
  菩薩曾經發過願,最普通的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每一個菩薩都發過這個願,這個願是一切菩薩共同的大願。發的願要兌現。
  【解】菩薩作是念:我先於諸佛前,曾作獅子吼,發誓願言,我當成佛,於一切生死淤泥中,為拔諸苦眾生。我今欲拔,不應嗔恚,而惱於彼。若我不忍,尚不自度,況利眾生等。
  菩薩要想起自己初發心的時候,你發心是救眾生。現在眾生這麼苦,要用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方法幫助他。中國,特別是元、明、清這個三代,我在蒙古文《大藏經》序文裡面看到一段,它這個序文是用中文漢文寫的,元、明、清三代的帝王,把“儒、釋、道”很妥善都用上了,用“儒”治國,唐太宗這部書《群書治要》,以儒為主,主軸以“道”祭祖先,道教的儀規祭祖先,祭天地鬼神用“佛”,特別是大小乘佛法,教化人民。他都用上了,都派上用場了。
  而管“宗教”是皇上親自管,不是宰相。宰相是總理, ​​總理下面有教育部,他管儒家,不管佛道,佛跟道,皇上親自管所以佛跟道的道場,都可以建皇宮那個樣子,琉璃瓦,做皇宮的樣子,那種建築民間不可以,不可以的;宰相也不可以,但是佛跟道可以,因為佛跟道是皇上的老師,這是特別准許的,全用上了。三教都要有教師,中國的佛寺、道觀,“道”的道場叫“觀”,道觀,遍滿村莊山野,都市更不用說了,到處都有,那是什麼?那是歷代帝王教化人民的場所,把人都教好了。

  出家修行不簡單,元明以上,出家人要參加考試,考試官是誰?是皇上考兩個科目,第一個,世間的,就是儒家的,那個水平要達到進士的水平,再考佛經,三藏經典通過了,皇帝發文憑給你,這個文憑叫度牒,你拿到這個度牒,這是皇上准許你出家你到哪裡出家,跟誰去出家,皇上不管你,哪裡有緣哪裡去。但是出家一定先要呈度牒,沒有度牒,剃度是犯法的這個標準是什麼?皇上承認,你可以代我教化人民,你有這個資格。所以這個度牒很難考。過去這些出家人住在這個地方,地方的官員對他們很尊重,皇上的老師,人民的老師,很尊重。遇到疑難雜症,可以向他們請教,他們是一切官員的真正的是顧問,沒有顧問名義,這個顧問,你什麼問題向他請教,他都會告訴你,他在社會上地位非常崇高,不像現在。現在淪為宗教、淪為迷信,社會大眾瞧不起,時代變了這說明什麼?我們的教學失掉了,宗教不再教學,這怎麼可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

極樂世界的由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比起阿賴耶,兩個對比,阿賴耶是虛妄,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沒有變化,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夜晚,也就是沒有黑暗,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大地都放光。 這個世...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