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新陳代謝,容易積蓄濕毒,所以養生關鍵在於找到身體的“排污口”,把濕毒排出去。其實這些排污口很好找,他們都“窩”在關節的部位。
奇穴一、極泉穴
在腋下,俗稱“胳肢窩”,上臂與胸臂間凹陷處。為頸部與上肢間血管和神經通路。是腋窩動脈、靜脈、臂叢、腋淋巴結群組織的集合處。
取穴方法:曲肘,手掌按於後枕,在腋窩中部有動脈搏動處取穴。
作用:寬胸理氣,通經活絡。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艾條灸5~10分鐘。
腋窩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鬱火毒素,應常常去按揉,以疏通這口井。
方法:左手上舉,手掌向上,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舉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作用:拍打腋窩有寬胸寧神、清熱解暑等功效。
奇穴二、肘窩
肘窩:位於肘關節前方.為三角形凹陷。肘窩的淺部有肱二頭肌腱膜.深部充滿疏鬆結締組織。並有血管、神經乾通過。
當你出現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等問題,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10分鐘。
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一側上肢伸直,肘窩向上.用另外一隻手虛掌著力,兩側交替拍打各100-200次。如果是家人幫助拍打,可兩側同時進行。
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每一到兩週一次,可保這口排污井的通暢,排出心肺毒素。
作用:拍打肘窩有行氣活血、散淤祛毒的功效。如用於預防中暑,必須多拍,直到拍出紫印。
奇穴三、膝窩(委中穴)
膝窩又稱膕窩,位於膝關節的後方,在窩的中心點上,屈膝時比較明顯,星菱形。膕窩內充滿脂肪,有重要的血管、神經通過。
這裡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這裡不通暢,濕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所以平時可拍打此處5~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每一至兩週拍打一次。
方法:取坐位或俯臥位,自己或請家人用兩手虛掌著力,連續不斷地拍打兩側膕窩處。
作用:經常拍打膪窩有行氣活血、散淤祛毒、舒筋通絡、緩解痙攣的功效。
1、如用於一般保健可反复拍打100—200次:
2、用於預防中暑,必須多拍.直到拍出紫印:
3、用於緩解膕窩痙攣疼痛以及消除身心疲勞等.可反复拍打數百次,以自己能忍受為度。
奇穴四、腰骶窩
腰骶窩即人體腰骶部形成的“窩”,肥胖者以及孕婦此“窩”更加明顯。腰骶窩是人體最“忍辱負重”的地方。也最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平時多拍一拍,大有裨益。
方法:取屈肘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虛掌著力。縱向或橫向連續拍打腰骶部。反复3—5遍。尤其是骶骨兩側,用力可稍重。操作時,拍打要有節奏,力量由輕而重。
作用:此法有通調氣血、促進循環、疏鬆筋肉、清熱消暑、消除疲勞等功效。
注意事項
操作者拍打的力量應由輕而重,再由重而輕.連續反复幾次即可終止。另外,在用虛掌拍打體表前要注意沉肩垂肘,腕部放鬆,掌指關節微屈成虛掌,五指併攏。在拍打時要平穩而有節奏,拍打後迅速提起,拍打的部位要準確一致。孕婦以及月經期女性要慎用此法。
奇穴五、肚臍窩
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用左右手虛掌著力.以前臂發力。連續不斷地拍打肚臍窩100-200次。操作時,腕關節固定或微動,以肘關節的屈伸活動為中心。操作者可在腹式深吸氣後進行,拍打之力由輕而重,身體健康者還可適當增加拍打次數和力量。
作用:經常拍打肚臍窩可起到安神寧心、調和氣血、舒肝利膽、益肺固腎、通利三焦、調暢經絡的功效。
奇穴六、陰陵泉
陰陵泉是脾經的合穴,該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足三里相對(或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取穴位置:它在膝蓋下方,沿著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
功用:清利溫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通經活絡。
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再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濕。
方法:每天要用手指按揉這裡,時間不拘,空閒的時候就可以,但要保證一天總共10分鐘以上。如果你體內有脾濕,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濕在好轉。
奇穴七、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
取穴位置:足三里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功能:生髮胃氣、燥化脾濕
足三里是治脾健胃的第一穴,除濕當然也少不了它。刺激的最好方法是艾灸。每天睡覺前用艾條灸,可以協助陰陵泉祛濕。
該穴是一個祛濕的要穴,而人體濕氣大就容易滋生細菌,引起水腫,以及各種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濕氣的,如果濕氣多了運化不出去,就會變成痰飲。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生痰的問題就要健脾,而每天堅持多揉陰陵泉穴就好。
操作方法:空閒的時候按揉陰陵泉,一天要保證10分鐘。晚上睡覺前,用艾條灸兩側足三里3-5分鐘,最好灸之前先按陰陵泉1-2分鐘。
奇穴八、承山穴
人體承山穴位於小腿後面正中,委中穴與崑崙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尖角凹陷處。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
1:小腿肚抽筋(腓腸肌痙攣)、腳部勞累、膝蓋勞累、腰背痛、腰腿痛。
2:便秘、脫肛、痔瘡等。該穴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為治療小腿痙攣,腿部轉筋的常用效穴。
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濕氣的穴位,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散。所以濕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奇穴九、豐隆穴
豐隆穴,位於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1寸,脛骨前嵴外2橫指處。
痰是水液代謝障礙所產生的病理產物,又是致病的因素之一。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腎三臟關係密切,而首先責之於脾,故有脾為生痰之源、脾無留濕不生痰之說。
因為豐隆穴是足陽明胃經之絡穴,別走於足太陰脾經,故可治脾胃二經疾患。針刺豐隆穴可通調脾胃氣機,使氣行津布,中土得運,濕痰自化。而百病皆由痰作祟,所以凡與痰有關的病症都可取豐隆穴治療
配合足三里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濕化痰,豐隆,象聲,轟隆打雷。
長期堅持按摩能把脾胃上的濁濕像打雷下雨一樣排出去。
位置: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你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在附近壓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就是豐隆穴,每天按壓3分鐘左右。
作用:按摩豐隆穴可以祛濕化痰;消食導滯,消脂;搓揉豐隆穴,消除胃脹症。
(本文摘編於飛華健康網,部分文字刪減,不影響實用性。)
source from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E0MTg2MA==&mid=211464322&idx=7&sn=59e55a7099dda1529089275c2c513407&scene=1#r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