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2014淨土大經科註 第233集--在家居士依六和敬修行,是真僧團


摘自淨空法師《2014大經科注》第233集2015年8月11日講於台灣

在家居士依六和敬修行,是真僧團;出家人不依六和敬,是假僧團

  【解】《法華經》“嘉祥疏二”雲,謙遜畏難,為“恭”;推其智德,為“敬”。


也說得很好,謙卑、恭敬不僅是對於三寶、對於老師,應該在日常生活當中用謙卑、恭敬對待一切人、對待一切事、對待一切萬物,這個恭敬奉事是你真做到了。為什麼要這樣做?幫助你這一生決定得生。你要這樣做,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能不恭敬嗎?蚊蟲螞蟻也是眾生,蚊蟲螞蟻也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小動物有嗎?都有。它迷得比我們還深,所以它墮到地獄去了,我們比它輕一點。如果我們迷惑要嚴重,來生就變成畜生道了、變成餓鬼道了,餓鬼比畜生還不如,地獄是最苦。所以謙虛、恭敬對自己決定有利益,因為你恭敬別人,別人恭敬你;你稱讚別人,別人稱讚你。一定要修,這是性德,自性本有的德相。

  【解】三寶者,一切之佛陀佛寶也。

  佛多,遍法界虛空界、過去未來數不清,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每一尊佛都在教化眾生、教化一方。那一方眾生跟他有緣,他到那個地方示現佛身。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你看幾乎在同一個世界我們這個地球,中國人尊重聖賢,對聖賢人恭敬,佛菩薩在中國就現聖賢身而為說法;印度人仰慕佛菩薩、阿羅漢,佛在印度就現佛菩薩身、羅漢身而為說法。教學要懂得順眾生,眾生在過去生中學過,阿賴耶識裡頭有印象,順著他容易教,不順他教學就困難。所以佛法它一定出現在印度,然後從印度慢慢向四面八方去弘傳,這些弟子們傳法,兩千年前傳到中國,這些我們都應當要知道,這是“佛寶”。

  【解】佛陀所說之教法,法寶也。

  這第二講“法寶”。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定要看清楚),他一生幹的什麼事情?他一生所做的事業是教學,他的身份是個教師,是一位老師,三十歲開悟。十九歲出家,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棄求學,印度那些宗教、那些哲學不學了、放棄了,到菩提樹下去入定,開悟了。放棄所學,是放下所知障。

  你看佛講二障,兩種障,障礙我們的自性,不能明心見性,現在他把兩種障礙都放下了,到菩提樹下入定,夜暏明星,大徹大悟,就明心見性了,見性就成佛了。成佛就無所不通,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了。怎麼通的?自己通的。這就是“其義自見”,沒有人教他。

  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現有我們把它編成為《大藏經》,《大藏經》裡面所收的我估計頂多三分之一,佛所說的還有三分之二沒有傳下來,傳到中國來充其量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夠了,佛在經上跟我們說過,“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明白這一句話,問題解決了。

  尤其是佛法教學的理念,“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是佛法教學的理念。無量法門你只能學一門,你不能學兩門,兩門就進不去,一門就進去了,進去之後全通了為什麼?惠能大師給我們透了信息,他開悟最後一句話說,“何其自性,能生萬法”。原來“萬法”就是宇宙,全宇宙一樣也沒有漏掉。圓滿的宇宙從哪裡來的?自性生的,自性能生,萬法所生。

  所以只要你見性,性所生的萬法,沒有一個你不知道的,你全知道。要不要學?不需要學。所以大乘教裡告訴我們,“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你要肯定,見性自然全都明白了;不可能見性還有一樁、兩樁事情還不知道的,決定不可能,那沒有見性。

  所以佛所說的一切經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我們能不能理解?不能,我們所理解的只是自己妄想裡頭相應的一小部分,真正理解?真正理解要見性那就不一樣了。所以佛法的教學,要求的是你明心見性,這才算畢業。宗門也叫“開悟”,大徹大悟。

  悟,真的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明心見性是徹悟、成佛了;大悟是菩薩;小悟是阿羅漢。所以學佛這一生縱然不能徹悟,大悟跟小悟是肯定有份,特別是小悟。

  在中國這二千年,佛法是公元六十七年傳到中國來的,二0六七就滿二千年,快到二千了,很接近了。這二千年幫助中國人大徹大悟的,我估計大概有三千人大徹大悟的,那大悟、小悟不計其數,太多了。悟有頓悟、有漸悟。頓悟的少,在中國祇看到惠能大師一個;在印度釋迦牟尼佛,這屬於頓悟。他在很短的時間,甚至於一兩句話他開悟了,沒有通過長時間的學習,甚至於短時間的學習都沒有,他學習的時間只幾個小時而已,他就開悟了。漸悟的人多,學三年五年開悟的、十年八年開悟的、二三十年開悟的、四五十年開悟的都有,這歷史上例子很多。

  要以開悟為目標,怎麼樣能開悟?要把煩惱放下,煩惱把你的悟門堵死了。現在首先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把煩惱如何把它離開,沒有煩惱的障礙就開悟了。釋迦牟尼佛為我們示現的,你看十九歲放下煩惱障,三十歲放下所知障,這都是給我們做榜樣,教我們怎樣走通開悟這條道路。

  練,就在日常生活當中練,練什麼呢?先練不執著。真正做到不執著了,再提升一級,不分別。不執著是阿羅漢,不分別是菩薩。最後再練不起心、不動念,不練不行。眼怎麼練?在色塵裡頭看得清楚、看得明白,沒有起心動念,這是什麼?這是佛;完全是真心。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中等功夫,菩薩;像阿羅漢,小乘,他還有分別,他沒有執著,執著放下了;我們六道凡夫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同時現行,這就是六道凡夫。無量劫來都是這樣的,所以習氣很重,不需要提醒,自自然然他就冒出來了,這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那是真心。真心是真正的清淨心,經上所說的,這叫真用功。

  我們淨宗用什麼方法?淨土宗用“三經一論”,讓我們明白事實真相,生起“信願”、生起“執持名號”這種修行方法。真正功夫都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學什麼?學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而且怎麼樣?樣樣清楚,不是迷惑。迷惑那是愚癡,那是嚴重的煩惱。很清楚、很明了,沒有執著、沒有分別,這是菩薩;還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小乘。由此可知,六道輪迴從哪來的?執著來的。執著斷掉了,於一切法都不執著了。為什麼?知道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

  包括這個身體,身體不是真的,身體不是“我”,身體是我所有的。像衣服,衣服是“我所有”的,我不喜歡我就把它脫掉,換一件,它是“我所有”的,不是“我”,要搞清楚。這個要搞清楚了,對於身的生死就不留戀、不放在心上了,有這個身體很好,沒有這個身體換一個。他知道人沒有死,為什麼?生命是永恆的,自性就是真心。不生不滅。這身有生有滅,有生有滅都是假的,不生不滅是真的。

  我們要修那個不生不滅的真身、真心,這個妄心、假身這個東西沒有什麼價值,不要去老是念著它,念著它,對著它起貪心,這就是造作輪迴業,你不容易脫離六道輪迴。知道它是假的,不當真,離開輪迴容易。所以佛陀所教的,都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法寶。

  【解】隨其教法而修業者,僧寶也。

  僧”本來的意思是團體。四個人以上在一起共修就稱之為僧、僧團,不管在家、出家在家居士四個人在一起依照六和敬去修行,也是一個僧團;出家人不依六和敬,那是假僧團,不是真的這些道理都要懂得、都要明了,隨順佛陀的教誨,修學完全靠個人。

  老師重要,沒有老師自己修,很困難,非常困難,你找不到門路。有老師指導,對老師真誠、恭敬,老師所教給你的,你都能體會、你都能感受到。真誠、恭敬到極處,老師沒有說,那個真實義你就悟出來了。為什麼?真誠跟真心相通,真心裡面的智慧就從這露出來了,沒有老師它自己也流出來了,真實智慧。

  如果我們有雜念、有妄想、有執著、有分別,這裡面流出來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流出來的是煩惱、是知識。這個一定要知道。西方人的教學跟東方、跟中國、印度不一樣。西方人學知識,知識對老師不恭敬可以學到。智慧不行,因為智慧要跟真心相應,知識跟妄心相應。妄心跟妄心,行,可以能夠學得到。乃至於許許多多今天的哲學家、科學家都是學知識,沒有重視“戒、定、慧”,這個智慧是靠“戒、定”,“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千萬年不會改動的真理。

  持戒,簡單的講就是守規矩,要守老師教的規矩。我這一生,三十一歲,跟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拜老師的時候,老師給我三個條件,那就是戒律。第一條,我以前跟章嘉大師、跟方東美先生所學的不承認,叫我要放下,從今天起跟李老師學;第二條,聽講經只能聽他一個人的,任何法師、大德居士經過台中在這邊講演或者教學不准聽;第三個條件,從現在起你看的文字,無論是世間的、還是佛法的(佛法是指經典),沒有經過他許可不能看。三條戒律我當時都呆了,完全接受他才收我做學生,有一條不接受,他說你另外找高明,我教不了你。好在我們還學了一點謙虛、恭敬,我沉默了大概三分鐘接受了。接受之後老師補充一句話,有時間性的,不是無限期的。有時間性的,多長時間?五年。

  以後我們才明了,古時候五年學戒,就是守這規矩,不是“三皈”、“五戒”,不是那個戒,就是這三條,並不是李老師的專利,是古代師徒祖祖相傳我那個時候沒問,不曉得。以後老師也過世了,我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半。演培法師在新加坡,我們是老朋友,早年間他是台北善導寺的住持,那是我剛剛學佛聽他講經,所以就跟他很熟。有一天我們聊天談到這個故事,他就告訴我,他小時候,他是大概不到十歲出家的,是小沙彌,跟諦閑老和尚。諦閑老和尚也是給他這三條,他沒有聽,聽到太虛法師在閩南(就是廈門),開了一個閩南佛學院,他很羨慕,偷偷的就溜了,就是逃走了,跑到廈門去了,跟太虛法師去了,我覺得很可惜。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李老師跟過去這些長老所說的是一樁事情,諦閑老和尚說的一樁事情。

  在香港講經的,晚年講經的倓虛法師,他是諦閑和尚的學生。如果他要不離開,要遵守這五年學戒,我們相信他是天台宗的一代祖師,這個緣非常可惜,失掉了。

  我如果當年李老師提出這三條,要不接受的話,就不可能有今天,這很重要!要接受李老師的教誨,老師要負完全責任把你調教好。老師不能把你教好,對不起你,我們自己不遵守規矩,那是怪自己,不能怪老師。現在這個老師沒有了。

  現在連像方東美先生這樣的老師都沒有了,誰肯教你?我們對老師第一次見面,談了大概一個小時,我們就約定了,從下個禮拜開始,每個星期天,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半,兩個小時,給我上這堂課。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五個單元。最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認識佛教,也認識宗教。

  所以自己謙虛重要、恭敬重要。老師約你見面就是看看你,看老不老實、聽不聽話,最重要是這個;學了以後真幹把所學的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你真學到了。所以這是“佛法僧”三寶。

  【解】至於佛滅度後,住於世間者,稱為住持三寶。

  釋迦牟尼佛過世之後,這些弟子們把佛陀的教法自己依照修行,成就自己,有證果的。證須陀恆、斯陀含、阿羅漢、辟支佛、菩薩,統統都有,有證果的,這是佛的正法時期;佛滅度之後五百年,是佛的像法時期,沒有那麼純了。正法時期,依照規矩去做都能證果,證須陀恆也算是證果,淨宗法門往生就是證果。不能往生,那得來生後世繼續再乾。要看因緣,佛過世之後我們造佛形象。

  【解】木佛畫像,佛寶也。三藏之文句,法寶也。剃髮染衣者,僧寶也。

  木雕的,泥塑的,畫像,都是佛寶。特別是現代,現前的社會印刷術發達,好的佛像,我們都用照片照下來,然後把它放大印成佛像,可以隨身攜帶,旅行也能夠不間斷,早晚佛像掛起來做早晚課,這是主持佛寶。“木佛畫像,佛寶也。三藏之文句,法寶也。剃髮染衣者,僧寶也。”受持戒律,依教奉行的,這是僧寶。

  【解】所以名“寶”者,據《寶性論》,共有六義:(一)世間希有、(二)離垢、(三)勢力、(四)能莊嚴​​世間、(五)最上、 (六)不變。

  佛要不出世,這個世間哪來的三寶?一樣都沒有。佛什麼時候出世,一定有因緣,這個地區有眾生能接受。能接受、能修行、能弘揚,度一切眾生,佛就來了,佛菩薩就來了。總而言之,有這麼多善根出現的,佛住世間;沒有善根福德的,佛不現身,至少不現三寶之身,示現一個好的國王,好的老師。像示現孔子的身份、孟子的身份、堯、舜、禹、湯這些國王的身份,來幫助眾生,也都是救苦救難,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所以這稀有。

  【解】(一)世間希有、(二)離垢、(三)勢力、(四)能莊嚴​​世間、(五)最上、(六)不變。

  佛法教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都是染污,心靈上的染污。身體染污沒有關係,所謂身外之物,它是附帶的,它不是主體;主體是心,妄心、念頭,它最容易被染污,我們修,開始修行就是修這個妄心,如何叫妄心離開染污。那就是順境、善緣,境界很好、很喜歡,遇到的人都是好人,怎麼染污?你喜歡他被染污了、你愛他被染污了;你希望擁有他,不離開他,這都是染污。為什麼?清靜心裡頭沒有一樣東西,現在你有這麼東西圍繞,你的心不清靜的,被染污了。被染污是凡夫,搞六道輪迴。逆境,環境不好很惡劣,遇到的是惡人、冤親債主,你被染污了,為什麼染污?怨恨。甚至於求離開,還要想報復,這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生生世世糾纏不清。這些事情就在眼前,你只要留意,時時刻刻你都會看到。然後回過頭來看自己,自己就在染污當中沒離開。

  佛教我們斷煩惱、求菩提。煩惱是菩提的障礙,菩提是智慧。有煩惱,智慧沒有了;智慧現前,煩惱就不見了。

  所以佛教我們修“戒、定、慧”,目的是開慧,戒律是手段,目的是得定;“定”還是手段,終極的目標是開智慧。你要不從“戒、定,慧”,不可能有。你生煩惱不生智慧,因為你沒有“戒、定”;有“戒、定”就會生智慧,智慧會把煩惱化解了。

  順境、善緣沒有貪戀的念頭,沒有;遇到逆境、惡緣也不會起怨恨,這是功夫,這“戒、定、慧”的功夫。功夫,戒定的功夫愈深,智慧也愈深,智慧也愈大,看得愈清楚你所看到的,都變成自己的功德,用這種功德,就可以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垢。

  【解】(一)世間希有、(二)離垢、(三)勢力、(四)能莊嚴​​世間、(五)最上、(六)不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

極樂世界的由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比起阿賴耶,兩個對比,阿賴耶是虛妄,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沒有變化,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夜晚,也就是沒有黑暗,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大地都放光。 這個世...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