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念佛人當發十種心


爾時,彌勒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若有眾生髮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是人命終,當得往生彼佛世界。
  彌勒菩薩這幾句話,為我們顯示出世尊介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常常講的。三經是專說,除了三經之外,時時講經都講到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古德說:“千經萬論處處指歸。”世尊四十九年說許許多多經論,我們可以說到最後都總歸淨土——殊途同歸。“如佛所說,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功德利益。”佛常講的。那麼這十種心,佛一定也曾經說過,否則的話,彌勒菩薩怎麼會問?“發十種心,隨一一心,專念向於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壽經》上講的: “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下面這十種心,是什麼心呢?就是菩提心。講“發菩提心”這一句叫總說。菩提心怎麼個發法?什麼樣的心才是菩提心?這十條就是菩提心具體的事相。我們修念佛法門有沒有這個心,如果有,那你就真的發菩提心了。若沒有這個心,趕緊要發!
  世尊,何等名為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彼佛世界。
  彌勒菩薩慈悲代我們啟請。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
  釋迦牟尼佛這一句話,跟《阿彌陀經》上所講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是不是一個意思呢?淨土雖然是易行道,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往生的。這個善根福德因緣不具足,不能往生。此地說“非諸凡愚”,換句話說,如果你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你不是凡夫。真的嗎?我們念《無量壽經》念得很熟,《無量壽經》不是說得很清楚——不是凡夫啊!你是什麼人呢?如來第一弟子。
  這話是釋迦牟尼佛說的,一切諸佛如來都承認的。要發這種心,就得一切諸佛護念,一切龍天善神保佑你。所以“不善丈夫”、愚癡的人、煩惱重的人,他決定發不出來,這個話說得很清楚、很明白。那麼這十種心就重要了。我們發不出來,就知道我們的煩惱很重、習氣很深。要努力把自己的障礙克服,一定要認真的學習,使我們得佛的加持,這個經教就是加持。我們真的覺悟了,真正肯學了,就是你肯發這個心了。

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
  這十條裡面慈悲列在前頭。佛法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一切諸佛菩薩都是大慈悲心,沒有慈悲心就不相應了,所以一定要培養自己的慈悲心。慈悲裡面最重要的,於一切眾生決定沒有損害的心,不能有這個念頭,如果要是傷害一個眾生,對那個眾生的真實利益有所損毀的,你的慈悲心沒有了。

  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
  不能夠壓迫眾生,不能叫眾生因我而起煩惱,那你的悲心就沒有了。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要像諸佛如來一樣,憐憫一切眾生,時時刻刻,在在處處,存心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苦是什麼?三界苦,輪迴苦。真正幫助他斷煩惱、開智慧,念佛往生,這一生真的能出離輪迴。修學其他的法門,在理論上講沒有錯——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可是一切眾生的根性不相同,煩惱習氣不相同,學其他的法門,未必能斷煩惱。念佛這個法門,不需要斷煩惱,這就方便太多了,只要這一句佛號念得有功夫了,能把煩惱伏住,這樣就能往生。
  有一些同修曾對我說:“一面念佛一面還是打妄想,一面讀經一面還是有妄念,怎麼辦?”我說:“你學了多久了?”他說:“二、三年了。這是什麼原因?”我告訴他“功夫不得力。還有可能你不會用功,所以功夫不起作用。”會用功的人,那個佛號怎麼念法呢?不一定叫你一天念幾萬聲。念頭一起——阿彌陀佛。古德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煩惱習氣,你當然起念,你不起念就不是凡夫,是菩薩了。六道凡夫一定會起念頭,所以起念頭不怕,怕的是你覺得太遲了。我們這一個法門裡面什麼是覺呢?“阿彌陀佛”就是覺。我念頭一起,不要去想這個念頭是善念、惡念,惡念是妄念,善念還是妄念。無念也不行。有念是妄想,無念是無明,都不行。所以念頭一起——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馬上轉過來,這叫會念佛。你能在這上註意,在這上用功,有個二、三年,你的妄念自然少了,這個時候功夫就得力了。當然這裡頭還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原則,那就是前面講要破迷開悟。
  悟個什麼呢?悟人間這種種統統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要是真覺悟明白了,這就放下了——你心裡面憂慮、牽掛放下了,對於你功夫得力有大幫助。所以一定要曉得身心世界統統不可得。《金剛經》上講的“夢、幻、泡、影”,這是教你看破,這是事實真相,沒有一樣是真的。“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何必因妄念、煩惱而造作惡業呢?這是最愚癡的、最不值得的。所以一定要看破、要放下,這個佛號就用得上力。能夠有這個功夫,好的,二、三年往生就有把握。真的可以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真有把握啊!所以慈悲心重要,沒有慈悲心就不相應了,佛念得再好,甚至於功夫用得再好,也不能往生。為什麼?因為你跟西方極樂世界的諸佛菩薩、海會大眾,心理上有障礙。你到那裡,看不慣他們,他們也看不慣你,不能同住,所以你去不了。西方極樂世界每一個往生的人,都具足這十心。這十心有一條,下面九條統統具足。如果你說我有九條,還有一條有點問題,你十條都沒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以不能把它看做十個,它是整體的,一體的十面,菩提心的十面,一條都不能欠缺。

  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
  對佛的正法,我們現在所修學的淨宗法門——五經一論,決定依教奉行。縱然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我也決定不會回頭、不會更改,要有這樣堅定的信心,守定這個法門。對待別人也用這個法門勸勉,自行化他居於正法。

  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
  前面第三是對自己選修的。像我們學校唸書,我念這個科系,對這個有信心,決定不改,我四年就畢業了。但是不同科系的那一些同學,在佛法裡是不同法門、不同宗派的,我們要尊敬,不能誹謗。所以要“發生勝忍”。“勝”是殊勝;“忍”是承認、認可、同意。他那個法門也是無上法門,也可以拿學位、拿博士,不能有執著心。執著我這個第一,他那個第二;我殊勝,他不如我,你這就自讚毀他。那個法門是佛說的,你謗佛;法,你謗法;依照那個法門修學成就的,你謗僧。雖然你這一門修得很好、很不錯,因為你誹謗三寶,不能成就。誹謗三寶諸位看看《戒經》裡面結罪——阿鼻地獄!
  我們要用什麼樣的心態對修學其他法門的?《華嚴經》上五十三參是好榜樣。就是此地所說的,五十三位菩薩,每一個人自己都修一個法門,談到其他的法門,就告訴善財說,我不如某某人,我只懂得這一個法門,不如那些菩薩,我不懂那些法門,你向他們去請教。自己謙虛,讚歎別人。要與不同法門互相尊重,和睦相處。古人常講:“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彼此互相讚歎,互相謙虛,佛法就興旺啊!不要認為自己修得不錯,就感到值得驕傲,就傲慢了,瞧不起別人、瞧不起其他法門,不知道最後是自己度化自己。佛在這個經上對於這個道理、這一樁事情講得很多,所以“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

  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
  這是佛在這經上也是大篇幅的教誡我們。“利養”不得了啊!一沾上前途就毀掉了。利養的過失無量無邊,沾不得。所以修行人的生活愈清苦愈好,清苦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出離的心常常能提得起來,這個好,這是增長道心。如果貪著利養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還捨不得去,這個地方利養你放不下,大麻煩!恭敬、尊重都不可以貪著,決定不能夠要求,縱然別人很恭敬、很尊重。你能夠離開這個利養、恭敬、尊重,始終保持心的清淨法喜,這個“意樂”就是我們講的法喜充滿。
 
  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
  這是我們學佛正確的目標、方向,一時一刻都沒有偏差。目標在那裡?“求佛種智”。種智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我們學佛為什麼?就為這個,不為其他。我們得正覺,就等於阿羅漢;得正等正覺,那就是菩薩;得無上正等正覺,就圓滿成佛​​了。這是學佛正確的目標、方向,不能有絲毫偏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為這個。因為在這個世界障礙太多,修學環境不好,很不容易成就。到西方極樂世界換一個環境,​​還是為這樁事情。

  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
  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對人,對一切眾生?這裡面沒有分別,要用清淨心、平等心去修。尊重。對一切眾生都尊重、恭敬,都不可以有“下劣心”。下劣是輕慢、輕視。修敬,敬是什麼呢?敬是性德。你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一願就是“禮敬諸佛”,這就是修禮敬諸佛。這個“眾生”是廣義的意思。一切法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尊重、恭敬,這叫學佛。這個心是菩提心,覺悟了。覺悟的心,他一定是這樣做的。不能這樣做,迷惑顛倒,他沒覺悟。覺悟的人,一定會尊重、恭敬別人。

  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
  “世論”,世間的學術言論。這個地方是叫“不著”。並不是講這些東西你不可以接觸、不可去看、去學習,不是的,是不能貪著。如果貪著,對這個東西產了愛好,麻煩大了。不能有愛好,可以隨緣。這個心裡一有貪著、愛好叫攀緣,攀緣就壞了,隨緣好。隨喜功德嘛!“於菩提分”,菩提是覺,不迷啊,貪著是迷。覺而不迷,這個“生決定心”。

  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
  世法善根有三條:無貪,無嗔,無癡。這叫三善根。世間一切善法從這地方生的,所以叫它做三善根。

  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
  末後這一句講到究竟圓滿。不但一切相要離,連佛的相也要離,這個心才乾淨。你有這一條的時候,就能念到理一心不亂。沒有這一條,有前面九條,你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亂。這一條那是《金剛經》上講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西方極樂世界的相也是虛妄,也不能執著。這是入理一心,入一真法界了。正是佛在經上所說:“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那個法是佛法,佛法也要捨。這個舍你要懂得,不是我們的法都不要了,法不要了,你準墮阿鼻地獄。是不要執著,法要不要呢?要,依教修行,絕不執著。舍是這個意思——舍執著的念頭、舍執著的心。別說我們要依法,等覺菩薩還要依法,那有不依法的道理。人家依法而不執著法,他心清淨,沒有疑惑、沒有諍論。我們依法執著法,於是起疑惑、起諍論。看到佛在這部經上說有,那部經上說空,這糟糕了,這一下到底是有還是空啊?疑惑生起來了。我們自己沒有能大開圓解,智慧沒有開。佛講經是跟大夫一樣,因病施藥,這個人執著有,佛就跟他講空,講空的意思是破他執著有。那一個人他執著空,那佛對他就講有,講有破他空執。你要懂得佛說話的意思,他對什麼人講的,他治什麼病。你不問那個,單單聽佛一會兒說空,一會兒說有,還懷疑釋迦牟尼佛頭腦有問題,不太清楚,怎麼說話的時候沒有一定的主意,怎麼會亂說話。你要懂得佛說話的義趣。所以這經論,你看這些祖師大德,真正的善知識教誡初學“不准隨便看經”,意思在此地。現在這樣的善知識沒有了,即使是有,學生也不聽。所以佛的經典要有過來人指導,我們可以用少時間得真實利益。
  彌勒,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在此地說完這十種心,給彌勒菩薩說這一句,這是非常肯定的言詞,絲毫疑慮都沒有——當得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彌勒,若人於此十種心中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
  “隨成一心”,前面我們說過一即一切。《阿彌陀經》上給我們講的一心不亂,什麼叫一心?圓滿具足叫一心。任何一心裡頭都具足其他九種心,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這叫一心。有慈心,怎麼會沒有悲心呢?真正慈悲自然護持正法,自然於一切法得勝忍,一定的道理。你那個心是圓滿的,所以“隨成一心”就是大經裡頭常講的入不二法門,不二就是一。這樣的人要是有一個願望,希望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如果不能往生,沒有這個道理,無有是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

極樂世界的由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比起阿賴耶,兩個對比,阿賴耶是虛妄,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沒有變化,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夜晚,也就是沒有黑暗,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大地都放光。 這個世...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