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道輪迴中的一切眾生都曾作過自己的父母,雖然我們能夠孝順今生的父親母親,實際上他們在前生曾經作過我們怨恨的敵人,而今生成為我們怨恨的敵人,實際上在前生他們曾作過我們慈愛的父母。在佛陀時代的嘎達亞那尊者,在一首偈子中也曾描述過這樣一種可悲的情景:“口食父肉打其母,懷抱殺己之怨仇,妻子啃食丈夫骨,輪迴之法誠稀有。”
現在是我們的怨敵,但在前生肯定曾做過我們的慈母,那時,首先是十月住胎在她的懷中,給母親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在此方面,華智仁波切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和蓮師大傳記中都講得非常詳細。我們在住胎期間,母親以其身體的精華來哺育著我們。待胎兒一天天地長大成形,最後胎期圓滿可以降生時,有些母親可能會因為難產而死亡,即使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死於難產的母親也為數不少。雖然有些母親並未真正死亡,但痛苦程度已接近於死亡。我們在還沒有真正來到人間之前,就已經給母親帶來了這麼多的麻煩和巨大的痛苦。
等呱呱落地以後,母親就以柔和溫暖的雙手小心翼翼地把他扶起來,雖然生產的劇痛還未過去,但她還是立即就去看看這個娃娃是男還是女。然後,母親馬上把嬰兒抱起來,就像自己的心已經落到了地上一樣,對親生骨肉生起了非常強烈的悲愍心,之後她就以這種慈愛的目光一而再、再而三地凝視著自己的孩子。
有些母親以為,若生下的是一個女嬰,等自己日後衰老時她會善待我。所以無論生下的是男孩還是女孩,母親總是一直以雙目關注著嬰孩,就是一剎那也不願意離開,就那樣慈愛地一直抱著他,一刻也不願意放在地上。
之後,母親用盡所有上品的飲食來餵養著他,美妙的衣服給他穿,包括母親自己捨不得吃穿的都給了自己的親生骨肉,全部的家財也都是為了撫養小孩。
如此的母親,我未能報答她的恩德,而她一直流轉在輪迴中。今天母親患上了嗔心的病時,好像已經發瘋了,思維至此,心中不禁有悲戚落淚的感覺。
以前的怨家債主現在已經變成為親人的形相,而多生累劫中曾當過自己父母的這些眾生,如今又已經變成了自己怨敵。因此今世的母親對我如何的慈悲,那現在的每一個怨敵也曾經對我如是的慈悲。整個世界上,所有的眾生對我都曾經非常的愛護,如果他們有自由有能力的話,肯定不會捨棄自己的兒女,甚至會形影不離地看護著我們。但是他們往昔的業力現前了,恆時地漂泊於輪迴當中,已被業和煩惱緊緊束縛,承受著死亡、貧困等劇烈痛苦。
今天,或許他們正在享受世間的安樂,但這種有漏的安樂就像是虛空中的閃電轉瞬即逝,然後,他們必定會趨入痛苦的深淵之中,好像痛苦一直就在面前守候著他們一樣。我也和所有的眾生在六道輪迴中一直漂流著,時而以眾生為自己的親人,時而以眾生為自己的敵人。
這些慈悲的老母親,如今在輪迴的曠野上,日日夜夜感受著無量的痛苦,而她們所能夠享受的安樂又是如此稀少,所以我應對她們生起悲愍心。如果我擁有一絲安樂和福德,就全部布施或迴向怨敵,這都是本份的事情。
曾經當過父母的這些眾生如今已經成了怨恨的敵人,他們在享受歡樂時,我們應該從內心深處為他們生起隨喜心。為仇敵得到安樂而生起無比的喜悅,我們應該用智慧作再三地觀察,並在時時刻刻之中修持殊勝的歡喜心。曾是老母親的這些仇敵,有著貪、嗔、痴、嫉妒、傲慢等各種疾病,按理我們應該為斷除他們的煩惱和痛苦而精進努力。但我們非但不能斷除這些痛苦,而且在他們以自力得到稍許安樂時,我們竟然還會對他們生起嫉妒心,產生不滿之心,這是蒙昧愚癡者的作法,真正有智慧的人應對此生起隨喜心。
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些老母親所能獲得的安樂都像沙漠中的水滴一樣稀少,而他們所遭受的痛苦卻是無有邊際。當這些眾生暫時得到如草頭露許的安樂,如擁有飲食等的一些簡單的安樂,這時,我們為何不生起歡喜心呢?我們怎會對他們生起嗔恚心呢?我們確實應該生起歡喜心啊!對治嗔心主要就是修歡喜心和大悲心。
我們應當千方百計盡力來修持自他平等的心,應當如是觀想:我們自己喜歡安樂,那麼眾生也是願意得到安樂,我不願意承受任何痛苦,那麼這些眾生也不願意遭受任何痛苦。這也是一種推己及人的修法,因為眾生的心恆時被無明愚癡束縛,所以他們始終都在感受無量的痛苦,我應發願讓他們盡快得到安樂。
我們應當在自己內在的修行和外表的行為都作自他平等的行持,如果自他平等的大慈大悲心對任何眾生都可以自然生起,那這種人就像如意寶的大海一樣能對眾生作廣大的利益。這樣經常修持大慈大悲心與平等心的人,其內心也是充滿歡喜,他的願望也會自然成就,現在和將來的一切利益也能順利圓滿。並且他的功德就像是上弦月的月亮一樣,不會衰減,只會日益增上,越來越圓滿莊嚴,實際上這種人正是一切世間的莊嚴。
在世間上只有無明愚癡才能遮覆暫時和究竟的快樂,實際上無明愚癡是世間上一切煩惱與痛苦的根本因,是一切過患的根本。因為正是從無明中產生煩惱,由煩惱中產生惡業,在惡業當中又引生形形色色的痛苦,所以無明是一切輪迴的根本,除此之外再無引生痛苦的原因。
從地獄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天以下所有眾生的心中都隱藏著一個大魔王,這個大魔王就是無明愚癡。不知取捨善惡與因果,不知聞思修行,這是一種愚癡;對真實的離一切戲論的空性並無點滴了解,這又是一種愚癡;然後對無欺因果的緣起性也絲毫不了達,這也是一種愚癡。我們現在暫時應斷除的就是這種不知取捨的愚癡,最終必須要斷除的就是不通達諸法本性的無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