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觀俱妙」妙在哪裡?妙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照是自性本有的智慧,寂是自性本具的大定。這個寂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是寂。照,「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那是照。「十如是」,這個名詞是智者大師說的。「不異名如」,為什麼?沒有兩樣,同一個體性,「無非曰是」,如是兩個字是一個意思。
天台大師把這些事理分作十條,「相」,相是有一切現象,我們今天講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這都是相。「據外覽」,你所看到的,你能夠了別的,這叫相。性,性是內,這不是外,是內,「自分不改名性」,性是體,相是起作用的。這性是什麼?我們常說自性。
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第三句說得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什麼都具足。它顯現出來的就是它具足的,它要不具足,它怎麼能示現?我們就知道了,它具足的是十法界依正莊嚴,還包括一真法界,所有一切現像都是它具足的。今天科學分類分三大類,整個宇宙,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統統具足。
我們曉得佛法說什麼?佛法全說的是我們自己,沒有一句話說的不是自己,說外面的找不到一句,全是自己。我們也可以說,佛法教學終極的目標是什麼,認識自己。誰認識自己?諸佛如來認識自己。菩薩雖認識,還不夠清楚,還不到究竟。
那這一門功課我們要不要學?世出世間還有哪一門功課比這個功課更重要的?找不到了。自己從哪裡來,向何處去?佛法給我們的答案,從自性來,還回歸自性去。無量劫來你在六道流轉,甚至於你在十法界流轉,你沒有離開自性。你怎麼從自性生的?是一念不覺生的。你如何回歸到自性?你放下起心動念就回歸自性。這是真話,千經萬論、無量法門不離這個原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