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在五蘊中,除了第一個色蘊是屬物質性的事物現象之外,其餘四蘊都屬五蘊裡的精神現象。
五蘊概說
早期佛教以說明人生現象為重點,而要說明人生,就必須涉及人或人的身心現象為何物的問題。佛教對這個問題所給出的答案就是五蘊理論。也就是說,五蘊實際上是佛教關於人體和其身心現像都是由哪些要素構成的理論。
五蘊的“蘊”是梵文的音譯,意義是積聚或者和合。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蘊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個體也是由五蘊和合而成的。
五蘊的色、受、想、行、識
五蘊分別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五種。在五蘊中,除了第一個色蘊是屬物質性的事物現象之外,其餘四蘊都屬五蘊裡的精神現象。
一、色蘊,“色”是指物質。色蘊是指一切有形態、有質礙的客觀存在的物質的聚合,相當於現在人們所說的物質現象。色蘊又具體包括地、水、火、風等四大物質因素。人們常說的四大皆空就說的是這四大。
二、受蘊,是指感官接觸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
三、想蘊,通過對因接受外界事物而產生的感覺進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覺和表象。
四、行蘊,通過對外界事物的認識而產生的行動意志。
五、識蘊,主要指人的意識作用。比如,區分與認識事物等。
五蘊的意義
五蘊這一概念的提出是要表明在五蘊之外不存在獨立的“我”或永恆不變的主體,世間所謂的“我”僅是五蘊暫時的和合,“我”實際上並不存在,而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把五蘊認做實在的“我”或不變的主體來執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