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 2015年11月1日講於香港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
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六百六十三頁,我們從第一行經文看起。
【經】又無量壽佛講堂精舍。樓觀欄楯。亦皆七寶自然化成。復有白珠摩尼以為交絡。明妙無比。
這一段是教主阿彌陀佛,他居住的處所。
【解】“講堂”者,說法講經之堂舍。“精舍”,寺院之異名。
這是極樂世界最重要的一個活動場所,我們能夠想像得到,這個講堂無比的莊嚴,這個不算稀奇,稀奇的廣大沒有邊際,這是真的,為什麼?每天十方諸佛剎土,往生到極樂世界的菩薩,不計其數。阿彌陀佛去接引,接引到極樂世界,把蓮花放在七寶池,七寶池就是講堂外面,他在蓮花里面,完全轉變過來了,蓮花作用不可思議。
我們知道“花開見佛”,花開的時候,他在花里面,轉變的過程完成了。轉變什麼?就是教下所說的“轉八識成四智”,因為極樂世界是“心現”,沒有“識變”。“識”從什麼地方淘汰掉的?就在往生過程當中,我們進入蓮花,往生的時候進入蓮花,蓮花就合起來了,彌陀將這個蓮花帶到極樂世界放在七寶池裡,花開時間個個人不一樣,這是各人修行的功夫。修行得好,一心不亂的,到極樂世界花就開了;如果沒有這個功夫,生凡聖同居土,生方便有餘土,都還要一段時間。方便土的人時間短,同居土往生的時間就長一點,《觀無量壽經》上說得詳細,人數真多。我們這個世界,地球上往生的人不多,十方諸佛剎土人數加起來,那個人數就無法計算。
所以講堂之廣大,為什麼?它是法性土,它不是微塵聚。我們這個世間是微塵聚的,《金剛經》上說得很清楚,“一合相”,統統是微中子聚集產生的物質現象,這個現像有生有滅。極樂世界是自性變現的,是法性,法性沒有生滅,所以法性無量壽、法性無量光、法性無量莊嚴,只有到極樂世界的人才知道。這段經文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講堂。
“精舍”,這就是居住的地方。居住的地方隨心如意,我想什麼樣的精舍就現什麼樣的精舍。真的到那個世界,我們有一句諺語說“心想事成”,不是真的,是一句好聽的話、恭維的話,可是在極樂世界是真的,確實心想事成,喜歡居住什麼樣的環境,它就變現什麼樣的環境,而且個個不相妨礙,有在空中居住的,喜歡在空中;有在地下居住的,沒有一樣不隨心如意,心想事成。這些都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的,阿彌陀佛無量劫修行,把這個功德來供養大眾,大眾完全憑自己的意念愛好,都現他如願的道場。
註解裡面說,“精舍”是寺院的異名。“寺”是中國古代,這是帝王時代辦事的機關,稱“寺”,直接歸皇上管的稱“寺 ”。“寺”的長官稱“卿”,所以皇上有九個寺,這是常設機構,永遠不會撤銷的稱寺。宰相下面的一級單位稱“部”,部裡面的主管稱“尚書”,現在叫“部長”,帝王時代是叫“尚書”,那個時候事情少,沒有這麼多,社會結構很簡單,所以只有六個部。
第一個是“禮部”,“禮部”就是今天的教育部,“禮部尚書”就是教育部長。讀中國歷史,你看看幾千年來宰相下面第一個是“禮部”,說明什麼?重視教育。國家的行政可以這麼說法,統統是為教育服務,“建國君民”,第一個大事情、第一個目標就是要把人教好。人教好了,什麼事都好辦。
今天的社會,教育部不是第一,是擺在很後面,今天是一切好像都是為經濟貿易、為財富,這個社會就不會穩定了。為什麼?財富是人之所必爭,教育擺在好,教育把人都教成聖賢君子,聖賢君子與人無爭、與世無求,處處推讓,沒有爭奪,它社會安定。所以古人所想的,比我們想得深、想得周到、想得遠。這是我們比不上古人的地方。
古人心細,古人心淨,不浮躁。尤其讀書人,明理,倫常、道德不是口說的,完全變成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工作。處事待人接物標準,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必須要遵守。雖然沒讀過書,老人世世代代相傳。不但老人教給你,而且什麼?你全看到了,你一出生都看到了,每個人都懂得、每個人都遵守,在這一方面我們比不上古人,這個是治國之大本。
像科學技術,古時候有,沒有放在根本,放在枝末上,並不過分重視這些。這些道理,我們學習經教,慢慢都補回來了。小時候沒有學,現在都補回來了,漸漸明了,對古聖先賢那種真誠恭敬之心油然而生,這是好現象。
“寺”是乾什麼工作的?要看這個性質,都是為皇上服務的,或者是為皇族服務的,是皇上的近臣,靠近的這些人管理國家。我們講政權、治權,治國的這個權是宰相,皇上有政權,治權交給宰相,這個方法好,很難得!所以讀書人也很老實,不爭取政權,但是爭取治權。讀書參加國家的考試,考取之後,受過國家培養——太學,像現在的黨校,在那裡培訓,培訓出來之後是各級幹部,國家從中央到地方,各各階層幹部。
讀書這樁事情,是自己家庭負責,國家只辦太學,也有分校,省有分校,縣也有分校。所以縣考考取了稱為“秀才”;省考“舉人”;國家(中央)考試叫“殿試”,皇上是主考,考“進士”,這是最高的學位,也分三個學位。考取之後,都應該到太學去讀書,將來幫助皇上、幫助宰相來治理國家。現在沒有了,所以,治理國家的理念各個不相同,原則、宗旨都不確定,社會怎麼不亂?!
古時候你不能看輕它,從中央到地方是一致的,它如果要亂,這個朝廷時間就不久了;它要有條有理,一點都不亂,這個朝廷還有幾百年、還有幾十年,這在中國歷史上看得很清楚,它是辦事機構。
“寺”是為皇上服務的、宮廷服務的,所以稱為“內務部”。這個里頭也有領導人,領導人多半是太監,總管太監,這個他也有地位,一般都是二品官的地位。一品是宰相,二品就是部長,它是內務。
佛教,皇上親自管,也稱為“寺”,皇上對“儒、釋、道”都非常尊重,“儒、釋、道”都是皇上的老師,所以對這個“寺”就很尊重了。“佛”跟“道”都歸皇上管;“儒”歸宰相,歸禮部尚書管。用“儒”治國,用“佛”教化老百姓。所以你到中國去看,無論是都市鄉村,佛的寺廟很多,大大小小到處都是,這都是歸皇上管的;你看它的建築,不管是大是小,宮殿式的建築,可以用紅色、黃色,甚至於金色的。可以用這些顏色,這都是皇家的,因為佛寺、道觀都是皇上老師,皇上稱“弟子”,所以他們的建築可以跟皇宮一樣,用同樣的色彩、同樣的形式。
皇上用道家的儀規祭祀祖先、祭祀天地鬼神,這不是迷信。道裡頭有大學問,讀過老莊的人很多。中國過去讀書人,《老子》、《莊子》是必修課,佛法裡面,像天台、賢首、般若,特別是《般若經》裡面的《金剛般若》、《般若心經》,也是所有讀書人,都是必修課程。用現在的話說,摻著有一點宗教意味的,不是佛教,(是)道教。佛教完全是教學,釋迦牟尼佛做最好的榜樣,傳到中國來亦如是。
寺院庵堂,方東美先生當年告訴我,兩百年前,沒有一家不講經的,講什麼?是當地社會的需要。社會大眾需要學什麼?這寺廟裡的法師就選擇相應的經論來跟大家講解,接受教育。
寺院裡不講經、不教學了,大概就兩百年,不到三百年。
我在日本講經,日本的法師告訴我,他們在四百年前跟中國完全一樣。他們接受西方文化比中國人早,早兩百年,西方文化是從日本傳過來的,我們比它晚兩百年,現在日本寺院庵堂也沒有講經的了,很可惜!
我鼓勵年輕的法師,要認真學習經論,要把古老的方法再撿回來。怎麼個學法?就是讀,“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找不到老師沒有關係,一定要相信,堅定地相信,真有無師自通,可不是假的。你每天讀這一部經,你像這個《無量壽經》,每天用十個小時讀它。初讀的時候不熟,讀一遍大概要兩個小時,十個小時讀五遍;半年之後念熟了,一個小時念一遍,一天念十遍;一年之後,差不多都可以背誦了。
我們讀經目的不是在背誦,是什麼?是修念佛三昧,是修定。因為你念經的時候就不會有妄想,就不會有雜念,用這個方法,把妄想雜念分 別執著給念掉,恢復清淨心平等心,目標就在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是為了這個。不是為背誦,背誦是附帶的,念久了自然會背。
念一千遍的時候,這個書的意思自然現前,也可以看古今大德的註解,你就有能力看得出,他這個註解不錯,注得對,這個注得有問題,你就能看出來;再讀一千遍,你的功夫深了,你也看得深,也看得廣;然後再念一千遍。三千遍,你自自然然會講這部經了,不比古人講得差,你要寫成註解,也可以傳到後世,就這麼個道理。所以說“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開悟。你看我們經題上,“清淨心”、“平等心”,後面就“覺”了,“覺”就是開悟。“清淨心”開小悟;“平等心”開大悟;三千遍以上可能大徹大悟,這就“覺”了。
這個“覺”字裡頭有小悟、大悟、大徹大悟。小悟,阿羅漢;大悟,菩薩;大徹大悟,成佛了,禪宗所說,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這個意思。“佛”如是,“道”亦如是,“儒”亦如是。
中國古時候教書,老師只教念,字沒有念錯、句子沒有念錯。古書沒有標點符號的,念的時候自己圈,自己圈不上來請教老師,老師會幫助你,叫“句讀(dòu)”,這一千遍是你的功夫。
老師每天督促你念,不問你,也不講給你聽,老師要講給你聽,這個老師不是好老師,把你的悟門堵死了,你不會開悟,所以老師不講。在什麼時候講?一千遍以後。一千遍以後,那就是心得報告。大家一起來分享,老師帶著同學,讓學生出來講解,同學們互相來補充,最後老師做講評,是這麼教的。
所以你看看《禮記》上,《禮記》上是教的人很輕鬆,學的人很辛苦,你才能學得成。老師也是這樣從小培訓成功的,他很內行,幫助你開悟,所以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往往學生開悟超過老師。
中國讀書人是求智慧、求開悟。智慧是自己本性裡頭本來具足的,外頭沒有。老師講解那是知識,那不是智慧,所以不需要講,我老老實實念就好了。心地呢?心地要清淨,心地要平等,他要求這個。不能有妄念,不能有妄想,不能有雜念,讀書法喜充滿。有悟處的時候就會很歡喜,真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悟到的會落實在生活、會落實在工作、會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真的是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
《論語》上第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說”就是法喜,“說”這個樂不是從外頭來的,內心裡面生的,不是從外面。古時候從外面境界上來的,你感到很快樂的時候,那個叫“樂”。“說”不是的,“說”是內心、是學問、是德行,喜悅是從這裡生的,從內到外,這是真樂。
【解】由其精練行者之所居,謂之精舍也。
“行者”是修行人,他在這裡精練修行。“精”就是指“一門深入”;“練”,“長時熏修”。讀書人在精舍裡頭住一年、住兩年,有的人住三年,就是讀一部書,從頭到尾,念遍數,念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
我們淨土宗第六代的祖師永明延壽,你看他《傳記》上就是,他老人家在年輕的時候讀《法華經》,讀了多少遍?一萬三千遍。他怎麼會不開悟?!當然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唐朝時候,我們在《壇經》上看到的,法達禪師他在沒有見六祖之前,他也是讀《法華經》,讀三千遍,三千遍大概要十年。永明延壽大師一萬三千遍,你就曉得,後來他熟透了。《法華經》份量很大,我們一般人要把它從頭到尾看一遍,經生疏、不熟,要一天大概要十個小時(這一遍)。所以精練,修行人所居住地方叫“精舍”。
【解】樓觀即樓台。觀者,樓也;臺榭也。
這都是屬於過去寺院、道觀裡面他們修學的道場的建築。
【解】欄楯即欄杆,俗稱柵欄。縱者,曰欄;橫者,曰楯。極樂殿閣皆從彌陀淨心流現。
不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自己神通變現的,不是的,但是自己真實從心所我想什麼樣子,它就現什麼樣子,誰現的?阿彌陀佛現的。往生到那邊人起心動念是“感”,阿彌陀佛是“應”,感應道交。不必要建造,不必要用材料,都用不著;也用不著畫圖,想什麼樣子它就現什麼樣子。有這麼一個世界,有這麼一個處所,是阿彌陀佛親口給我們說的,這一部經第六品“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說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轉述,就是釋迦牟尼佛重複說一遍,把阿彌陀佛所說的重複說一遍轉告給我們。所以這部經是兩尊佛說的,除這一大段之外,釋迦牟尼佛說的。
【解】眾寶所成,非從木石,不假斤斧,隨機應現。
所以它不需要那些工程。我們今天造房子工程,也不需要用這些器具,無需要。“斤斧”是工具,建築工人所使用的工具“隨機應現”。
【解】故曰亦皆七寶自然化成。
這個“自然化成”是眾生有“感”,彌陀有“應”。是阿彌陀佛變化所作,變化得那麼自然,痕跡你都看不到。
下面給我們介紹幾樣東西:
【解】白珠乃蚌中所生,白潔者貴,白珠者,珠中之上品。摩尼見前釋。交絡謂交互網絡。如《漢譯》曰,復以白珠、明月珠、摩尼珠為交絡,覆蓋其上。
這是精舍屋頂上的莊嚴,我們一般在什麼時候能看見?這些年在外國的時間多,外國的聖誕節,家家戶戶懸燈結彩能看到;盛大的活動,我看到最大的活動是斯里蘭卡,斯里蘭卡的佛誕節,他們的活動是一個星期,日夜都不停的。所以遊覽觀光的人非常多,通宵,七天七夜,我們去轉了一圈,有個特色,就是家家戶戶都招待,都有茶點,點心、茶水招待,完全免費,走到哪裡可以吃到哪裡。這個是風俗習慣,我問他們,年年如是,最熱鬧的就是這個七天,比過年還熱鬧,佛誕節。
下面念老為我們舉《往生論》。
【解】又《往生論》曰,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
這是《往生論》上描繪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居處,無比殊勝的莊嚴。
【解】又第四十二“徹照十方願”曰,所居佛剎,廣博嚴淨,光瑩如鏡,徹照十方,均表極樂之宮殿樓觀皆如明鏡,照納十方。
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影現其中,所以你在這個地方去瀏覽,能夠看到十方諸佛世界一切眾生現前在活動的狀況,統統看到了,像我們看電視一樣。我們電視比不上它,因為電視的局限性很大,它是個平面的;西方世界是立體的,不是平面的,方方面面你全看得到。我們只看到個平面,後面看不到,四方上下看不到,所以這個科學技術跟極樂世界比差很遠。這是說學科學的同學應當發願求生淨土,阿彌陀佛是大科學家,就是這一段,我們這科學到什麼時候才能趕上?可能趕不上,無法趕上。
【解】故“曇師”曰,宮殿樓閣,鏡納十方,寶樹寶欄,互為映飾,可見極樂之明妙無能比者,故云明妙無比。
無法能找到對比的。
從自己做起才能感化別人,沒有耐心、不真幹永遠起不了感化作用
【科】戊二、菩薩居處(以因例果)
前面是講的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平等世界,就是菩薩跟佛是平等的,所有一切受用都平等。
【經】諸菩薩眾,所居宮殿,亦復如是。
你看到佛的生活環境、修學的環境,菩薩跟佛沒有兩樣。
【解】至於菩薩所居之宮殿,亦復如是明妙,深顯真實平等,如如一味。
這是這個世界最值得人讚嘆的,也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慢慢在沒有到極樂世界之前,養成一個清淨、平等的習慣,別人跟我不平等,我跟他平等,這才能做到。一切法都要從自己做起,才能夠感化別人。我們希望別人如何對我,我要先怎麼樣對人,不能求果報,為什麼?現在眾生業障很重,不是那麼容易教,總得要很耐心教個幾年、幾十年。
你看海賢老和尚居住在南陽一帶這個地方,九十二年,這個地方人民接受他的教化,對他很尊重,可是還有一些不聽話的人、找麻煩的人,甚至對老和尚不滿意的人,我們不能見怪,一定要有耐心。
我們在圖文巴幫助當地宗教團結,這幾年效果現前了,我們做了多少年?十三年,才得到大家的信任,知道我們不是壞人,知道我們說到做到,對我們產生信心。所以要有耐心,要有很長的耐心、很大的耐心。沒有耐心、不真幹,永遠起不了感化的作用。
這樁事情值得做,感化一個人、感化一家人,讓他回頭,真是無量功德。我們做這個事情做成功了,不能放在心上,“這是我做的”,那就錯了,那就前功盡棄了,為什麼?這個事情做好之後,你的傲慢心生起來,你煩惱現前。
“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怎麼做成功的?這個地區眾生福報現前,他有福了。他們自己肯學、自己肯做,才能產生效果;他要不肯學、不肯做,永遠不可能有效果。所以這功德歸鄉親父老、歸地方領導,歸一切有影響力的這些各行各業的大德,他們的功德。大眾福報現前,值得讚歎,我們奉獻的綿薄之力不值得一提,這就對了。我們一生所修、所學,目標就一個,最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希望阿彌陀佛來接我,不要把我漏掉,我們就很圓滿了。
下面第二大段:
【科】戊三、修學勝境。分三
殊勝,好地方,遍法界虛空界修學最殊勝的環境就是極樂世界。
它分三段:
【科】己一、行道自在。分二
我們看經文:
【經】中有在地講經、誦經者。有在地受經、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
這幾個舉個例子,這些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極樂世界人修行他怎麼個修法?有在地面上,像我們這個世界一樣,在地面上講經、誦經,這是最重要的一句話。講經,對自己是提升。為什麼?遍遍不一樣,遍遍都有進步。誦經就是祖祖相傳,教我們“讀書千遍”、專心讀經。“誦”是背誦,讀的很熟了,不需要經本,沒有經本跟有經本一樣,念得字字分明,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一遍一遍重複,這是修“念佛三昧”。換句話說,我們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心”。“清淨心”,是阿羅漢,小乘最高的果位;“平等心”,是大乘,菩薩的果位;“覺”是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才叫“覺”。沒有“明心見性”不算“覺”,那算是第二個——菩薩,就是平等。真正“覺”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法身菩薩,在實報莊嚴土,無論在什麼地方你都能看到,每一個人都非常用功,這是在地面上的。
“有在地受經、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我們看念老註解:
【解】上一表境,此下表境中人。諸往生者,各依其品位,隨其意樂,自在修習,或在虛空,或在平地,各各隨意,講誦、聽受、坐禪、行道。
“行道”就是經行,他走動,經行,走動干什麼?也是誦經、念佛、念咒,都可以。
我們再往下面看:
【解】“經行”舊雲行道,乃於一定之地區旋轉,或直往直來,用以防睡,並可養身療病。
這是一種運動,“經行”是運動。我們現在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鄉村,建築的密度還可以,還有空地給我們散步,我們在這邊天天都在繞著這個大圈子散步,繞一圈十分鐘,繞六圈就一個小時,我們每一天大概不會少過一個小時,這是運動。
特別對年老的人,年老的人不動不行,不動問題就出來了。所以中國這些名詞術語都很有味道。“活動”,“活”就要“動”,“不動”就“不能活”了,一定要“活動”。
五十歲以上的人就要注意,經常保持一定時段的活動,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尤其是經行,這個在修行人活動裡頭最主要的一種方法。因為經典他都能背誦了,不背誦經典的人,那就是念佛號,或者念咒,都可以。經行的時候,保持著清淨心、平等心,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沒有分別執著,這個好。坐在那裡坐久了,有時候打瞌睡、昏沉,遇到這種現象趕緊起來,不要再坐了,起來繞佛,就是“經行”。
【解】《玄贊二》雲:“於中往來,消食誦經。如經布綃之來去,故言經行。”
這個“布綃”,現在我不知道了,抗戰時候有。抗戰時候,我在鄉下,住在鄉下,看到農民織布,還是中國土方法,那個布帶著線的時候,這是來往的“布綃”,這“布綃”就是說的這個。這是中國古老的方法,那個時候農民穿的這些衣服,布都是自己紡織。紡棉花,這個是織布的“布綃”,用這個來形容經行。
【解】又《法華經序品》雲:“未嘗睡眠,經行林中。”
這是說佛陀在世,確實這個團體挺大的,你看常隨眾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佛到哪裡,跟到哪裡的。他們晚上在什麼地方休息?在樹林下面,森林,古時候森林多,到處都有,所以“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坐也不能坐太久,佛規定的時間。印度是一天六時,白天三個時辰,叫“前日分”、“中日分”、“後日分”;晚上叫“前夜分”、“中夜分”、“後夜分”,睡覺的時候是在中夜,吃飯的時候是在白天中午。
托缽不能說託在手上一面走著一面吃,這個威儀不好看,也不是團體。托缽托回來之後集合,大家把所託到的東西,統統歸納在一起,把它調勻,每個人吃多少到裡面去拿,所以“一缽千家飯”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我個人託了個人吃的,叫真正公平,在現在講“共產”。佛法真正是“共產”,託來的飲食大家合在一起,再分了吃,有多的餵鳥、鳥雀、餵小蟲,布施給他們,不能留到第二餐。缽一定洗乾淨。
經行。晚上睡覺中夜,中夜是現在我們晚上講,十點鐘到兩點種。兩點鐘就要起床了,就不能再睡覺了。他們睡覺不是躺在床上,是坐著睡的。兩點鐘就要起來要經行,在樹林裡頭轉圈經行。行道,背誦經典可以,念佛可以,念咒可以。大概念佛、念咒的最多,只有學教的他是背誦經典,為什麼?他要學講經教學。這種學生,也必須要具備的一些條件。必須具備的,第一個,記性很好,他聽佛講經他能記住,他可以復講;第二、理解的能力強。沒有這兩個條件很難。
聽經增長你的信心、增長你的願心,時時刻刻提醒你,不讓你退轉,有這個好處。
有能力的要發心講經,為什麼?報佛恩。佛需要我們幹什麼?需要我們把他講的法一代一代傳下去,這是報佛恩里頭第一,排在第一的。所以有能力學講經的時候,不能夠偷懶,不能夠放棄,一定要努力。這就是你要讀經。
要讀經,經讀的很熟能背誦。所以讀經的時候都是主張“一門深入,長時熏修”。對你用功方便,你念上幾百遍就會背了。我在美國遇到一個記憶力很差的,是一位在家女居士,她背《無量壽經》,她告訴我念多少遍才會背?六千遍才完全背下來。很難得,她有這個決心,有這個毅力。用了好多年的時間,念完六千遍來告訴我,很歡喜能背了。能背以後,她就不需要依靠經本,她經行可以背經,打坐可以背經,那就方便很多 了。再有六千遍,我告訴她,你就能講這部經,你會講得很好,這是學佛得真實受用。
所以《法華經》講的,“未嘗睡眠,經行林中”。
【解】又“思道”,思維於道也。
就是聽佛講經,聽菩薩講經,聽同學講經,聽完之後多去想想。
【解】思量於所對之境,而了別之,曰思維。
“了”是明了,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是分別,無需要分,“分別”就造業了。為什麼不分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要清楚,又要明了,又不分別、不執著,這就對了。
【解】又《觀經》韋提希夫人請曰:“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這是《觀經》上韋提希夫人向佛請法,她請的法跟我們現在想求的完全相同。韋提希夫人遭遇家庭的變故,兒子不孝要殺父親奪取王位,這個遇到災難了。夫人也被她兒子拘禁了,就是限制他自由,不准她出門。受這麼大的災難,她求佛。他們夫妻兩個是佛的大護法,求佛,佛就來了。佛從空中來的,帶著阿難、舍利弗,三個人一起。這個祈請,佛給她講求生淨土的方法,就是《十六觀經》,給她講了十六種,由她自己選擇。所以,她是覺得這個世間太苦了,有沒有更好的國土,她想求往生,不想在這個世間住了。佛用神力把十方諸佛剎土都現在她面前,讓她自己看。兩百多種,裡頭有極樂世界,她看到了,跟佛說:喜歡極樂世界,怎樣才能夠往生?
所以求佛,教她思惟、教她正受。“思惟”就是真信切願,對於極樂世界不能懷疑,對於阿彌陀佛要相信,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這個叫“思惟”。“正受”就是一心專念。
你看蕅益大師註解《彌陀經要解》,他說得最簡單、最扼要,真的,一個字都沒有廢話,說得斬釘截鐵:能不能往生就是兩個字——“信、願”,有信、有願就能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地位的高下(這品位高下),那在念佛功夫的淺深。
沒有功夫的人也能往生,那要看緣分。緣分是什麼?最後的一念,你還沒斷氣之前,念十聲佛號、念一聲佛號都能往生,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那平常功夫好一點的,每天都念佛,功夫不間斷,都做早晚課。早晚課時間不必長,就是念十遍都行,早晨念十聲佛號,晚上念十聲佛號,一生不間斷,那是凡聖同居土,下品就不是下生了,總是上中生,下品上中生,極樂世界很容易去,真的不難。
那我們這一生當中看到了,我們看到潮州謝總,他爸爸往生,就表演這個給我們看。他爸爸一生是個善人,但是不念佛,兒子念佛勸他,他不念佛。兒子著急,到最後了,他爸爸在病危的時候,他去看他爸爸,最後告訴他爸爸,極樂世界真有,你相不相信?他爸爸點頭,他很歡喜;告訴他,阿彌陀佛真有,爸爸也點頭。這機會來了,他說我念阿彌陀佛,你跟著我念,他爸爸就答應了。念了多久?一個多小時,他爸爸走了。全身柔軟,相貌比不生病的時候還好。當時在場的有一千多人都看到,他現身說法,說什麼?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第十八願。謝總來看我的時候,把這個狀況告訴我,一點都不假。老人一生都不肯念一句佛號,臨終跟他念了一個半鐘點,這個就是“正受”。“教我正受”,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所以“往生”跟“品位”是兩樁事情。你真的念到一心不亂,你沒有“信、願”不能往生,有“信、願”就能往生,也得要念一句、兩句,下下品往生。如果有相信,根本不念,一句也不念,那也不行。雖然我們曉得往生的條件是“信、願”,所以“信願持名”,蕅益大師就講四個字,“信願”是往生,“持名”是品位。這兩句話善導大師有註解。
【解】善導大師注曰:“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
“彼國”就是極樂世界。“依報”、“正報”一共有四種莊嚴,“依”是環境,我們今天講物質環境,“正報”是人,佛是正報,往生的人是正報。國土就是環境,有十七種莊嚴;阿彌陀佛,正報,有八種莊嚴;菩薩往生,往生的菩薩、往生的人,四種莊嚴。
《觀無量壽經》上說的“福慧具足”,“福慧”都在這一句佛號上。我們修福怎麼修?脩大福報,修無量福報,修真實福報,無過於念阿彌陀佛。
我們這些年來講這部經講得很多,一點都不假,為什麼?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是所有一切諸佛,可以說是共同的總名號。名號的意思,“阿彌陀佛”翻成中國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不是不能翻,能翻為什麼不翻?叫“尊重不翻”,希望大家念這個原因,梵音,這是梵文“阿彌陀佛”,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統統是。無量覺就是圓滿的覺悟,連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習氣都斷乾淨了,完全融入常寂光,這個才叫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法身,所謂是一切諸佛菩薩的總名號,菩薩代表“修德”,佛代表“果德”,有因、有果,圓滿的因果。你不念你念誰?統統念到了,一個都沒有漏掉,還要選這個、選那個,挑三揀四的,那對佛教不通、對教義教理不明白才幹這個事情,那不能往生。
真信切願,一句佛號,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演,九十二年就一句佛號念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一句佛號能幫助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何況一部經,一部論?!這就是什麼?無師自通。表演給我們看,我們看了要覺悟,要對於這句話再不懷疑了,依教奉行,他能做,我也能做;他能成就,我也能成就。只要你真幹,你就能有成就。
所以善導大師注的是“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定”是念佛三昧。念佛三昧還沒有得到,先做預備功夫,那就是對極樂世界的肯定。對極樂世界不能懷疑,這是定前方便。
《觀經》上所說的十六種方法,任何一種方法都可以,讓你自己選擇。最後一種方法就是持名。最後也就是最好的,最殊勝的,佛講東西,最好東西是擺在最後,這個也是教人,你要聽佛講經你要聽圓滿,如果你聽,中途離開了,走了,你沒有福報,為什麼?最精彩的 在後面,不是在前面。藝術表演也是用這個,最精彩是都擺在後面,叫壓軸戲,他讓你坐下來聽圓滿;佛講經亦如是。
所以“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最後一種方法,最精彩的、最容易的,成就最高的。
【解】“坐禪”,坐而修禪也。禪者梵語,具曰禪那,譯為靜慮,思惟修等。靜慮者,禪那之體為寂靜,而亦具審慮之用。故曰靜慮。靜即定,慮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
“禪”這個意思要懂。什麼叫禪?要搞清楚,坐在那個地方打坐,如果還有妄想,那不是禪,必須要做到什麼?一念不生,坐一個小時,一個小時沒有念頭、沒有妄想,這才叫“禪”。所以“禪”裡面寂靜就是清淨心現前,也能夠用智慧。
所以“慮”,它不是思定,它不是什麼都沒有。這個“慮”也是個形容詞,雖然他沒有染污,沒有染污是清淨,沒有分別是平等,心清淨、平等,但是他樣樣清楚。他不是不清楚,樣樣清楚,那個清楚就是“慧”,所以他不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定”跟“慧”在一起,“定”中有“慧”,“慧”中有“定”,也就是“定”中他什麼都清楚。什麼都清楚,他不起心動念,這叫“禪定”。功夫淺深也都在這方面看。
禪定,修禪定容易著魔,所以一定要有好老師。禪堂裡有老師指導,有堂主,他看你有問題的時候,能幫助你解決。如果說是著魔而沒有人解決,那很苦,我們一般人叫“神經病”,把你送到神經病醫院,你可苦了,苦一輩子。
所以“禪”不是好修的,“密”也不是好修的,都要有好老師在旁邊照顧你。淨土不要,淨土是一句阿彌陀佛,沒關係,它不會惹來麻煩;可是“精進佛七”也會出事情。
李老師一生打過兩次精進佛七,以後再不敢打了。告訴我打佛七當中有一個學生出問題了,他花了半年的時間把他恢復正常,這個說明自己功夫不夠,還會出事情。如果根本沒有功夫的人,要嘗試這個,那很危險的做法,這個絕對不是做來好看的,出了問題怎麼辦?!現在高人少了,這個問題不可以有。我認識年輕法師,我都教他決定不能打“精進佛七”,決定不能打“般舟三昧”。
“般舟三昧”是九十天念佛,九十天只能站著、只能走動,經行,不能坐下來,不能躺下來睡覺,九十天,沒有這個身體不行,這個也會著魔,所以都不是容易事情。
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善知識德云比丘,他就是修“般舟三昧”,一期九十天,不能睡覺,不能坐下來,只准走著,也叫“佛立三昧”,站著、走著可以,坐下來不行,這是念佛法門當中一種修行的方法,我們知道,不敢嘗試,老老實實。
所以說學海賢老法師是最有把握的,他什麼奇異的現像都沒有,就是一句佛號,一句接著一句,念累了睡覺,睡醒了之後再接著念,師父傳給他的。
諦閑老和尚傳給他鍋漏匠那個徒弟,也是用這個方法,告訴他一句佛號念到底,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不分晝夜,他這個徒弟聽話,念了三年真往生了,預知時至,走得那麼自在,站著往生。在鄉下,那個時候交通沒有交通,只有跑路送信,鄉下的道友們,到城裡面去報信,來回三天,諦老就趕到這邊來看他,站著三天,死了站三天很少,很少見到,對他非常讚歎:你真沒有白出家,你的成就,講經的法師、坐禪的法師,比不上你,真成就了!這個故事寫在《影塵回憶錄》裡頭,給我們做好榜樣,給我們增長信心,是真的不是假的。
海賢老和尚也增長我們信心,一生就一句佛號,沒有念過一部經,沒有聽過一部經,可是你問他,他什麼都懂,你把經文念給他聽,他會講給你聽,他真通了,這無師自通。
謝總的父親為我們表演,第十八願“十念必生”,我們不但看到經上、看到這些祖師大德注疏,親自給我們講的,還看到很多在我們面前表演、做榜樣給我們看的,我們要感恩。我們信心從哪來?從這來的,沒有這麼多的樣子,我們的懷疑斷不掉、疑心斷掉之後。就要死心塌地相信阿彌陀佛,不能再懷疑,不能猶豫。
身體重要,念佛更重要,真正把這句佛號念好了,跟極樂世界感應道交,什麼病都沒有了。海賢老和尚往生當天,他是晚上走的、半夜走的,白天還乾一天工作,在大菜園裡頭整地、拔草、澆水,搞了一天,搞到天黑他才收工。別人看他搞了一天很累了,天黑了,可以不要再做了,它說快好了,好了之後我就不做了。大家也沒聽懂,他當天晚上就走了,到第二天想想,老和尚話裡面有話,他就走了,走得那麼自在!他走的是睡在床上走的,你看他表演,這麼瀟灑、這麼自在!他沒有表演盤腿打坐,也沒有表演站著走,躺在床上睡著走的,什麼樣子都能表演,表演個最平常的樣子,大家統統都可以做到。
【解】如《俱舍論廿八》曰:“依何義故立靜慮名?”
這就是為什麼要用“禪那”這個名字。用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俱舍論》裡有解釋。
【解】由此寂靜能審慮故。
禪定用這個功夫,就用的心,心是清淨的,但是他什麼都知道,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知道,不干擾他的寂靜、他的清淨心,這是功夫,不受外頭境界干擾。
【解】“審慮即是實了知義。如說心在定,能如實了知。”
“了知”,“知”,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了知”。分別我們知道了,我想一想再知道了,這就不叫“了知”。“了知”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叫“如實了知”。心在定中,清楚;心在定中,心是清淨的、心是平等的,心沒有受到干擾,是這個意思,是真心,真心起用。
【解】又思惟修者,指因而言。一心思惟研修,是為因。從此乃得定,故名思惟修。(上言禪者,均指六度中,第五度之禪定。)
是說的這個。那麼“禪定”這個意思大致上我們了解一個大概。
念佛是不是禪定?是。佛號清清楚楚,佛號沒干擾,沒有乾擾到清淨心。清淨心什麼都沒有,不是什麼都不知道,這一點要搞清楚。如果什麼都不知道,那不是“禪定”,那是迷惑。他什麼都知道,但他心真是定的,確實沒有一個念頭,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清清楚楚,這叫“禪定”。
盤腿坐在那裡可以修禪定,如果你腿盤不起來,你坐在那修禪定也行。行住坐臥都在定中。定功深的人他經行,經行在定中,這功夫。
所以功夫成熟它真管用,日常生活當中,一切時、一切處,心清淨,沒有念頭,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他能把它融合在一起,“定”、“慧”均勻。“定”要比“慧”多,人就昏沉,他就不知道;“慧”要比“定”多,他就掉舉,他心不能安定。一定是平等的,“定”、“慧”是平等的,才能達到那個境界,比念佛難。念佛的成就比它高,你說你選哪一種?所以我是想了幾十年,最後選淨土,為什麼?這真有把握,我可以做得到;“禪”、“密”、“教”我能講,我做不到。
今天中國佛教,每一個宗派都沒有人才,我希望年輕的,特別是年輕法師常常要想到如來家業,出家人第一樁大事,要如何繼承如來家業。
怎麼繼承法?今天沒有老師,沒有道場,不要緊,經論選一部,“一門深入,長時熏修”,這一部經讀上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四千遍,像永明延壽念《法華經》一萬三千遍,你自自然然成了祖師大德。“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海賢老和尚說的。只要你專心,只要你萬緣放下,一門深入,沒有一個不成就。這是我貢獻給年輕法師們。
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