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2月16日 星期一

全程拍攝:從拜別父母到剃度出家的中國僧人






2015年1月27日,農曆十二月初八,釋迦牟尼佛成道日,遼寧海城大悲寺28位發心出家的居士通過考驗,辭親割愛,剃髮染衣,出家而為沙彌。共有約2000餘人隨喜參加剃度儀式。(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寺院解脫門,願眾生離苦得樂。(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寧靜的寺院山門(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懺悔文(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剃度前,發心出家居士須通宵拜懺。僧眾領懺,寺內其他男眾居士隨懺。(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拜懺現場(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經過一年以上考驗階段的發心出家者,在這個考驗階段中,所有人都要經過出坡幹活勞動等諸多環境的考驗和挑戰,如此確定行者是為正確的目的,真正為修行而出家,而不是為衣、食,為享受而出家。(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拜懺結束後,僧人們幫助發心出家者剔周邊發。(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僧人們為發心出家者剃髮(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只留下頂上的少許頭髮(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佛制剃度前,寺院的比丘集在一起作羯磨,眾僧和合同意後,方進行剃度。做羯磨時,待剃度者站在可看到僧團羯磨,但聽不到羯磨法的地方。(羯磨是梵語,意思為“業”。在佛教中,“羯磨”表示僧團中的議事規則。舉凡授戒、說戒、懺悔,乃至各種僧團公共事條的處理所應遵行的一定程序,統稱為​​“羯磨”,故此詞意譯為“辦事”。)(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羯磨議事現場,受持250條戒律的比丘按照佛制戒律儀軌商討剃度事宜。(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剃度儀軌(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發心出家者頂禮得戒和尚和出家阿阇黎(“阿阇黎”為梵語,意為“教授師”)。剃度儀式現場,現場約2000信眾參加剃度儀式。(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剃度儀式現場(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發心出家者集體前往另一處拜別父母(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全體發心出家者向各自到場或未到場的父母頂禮拜別。佛門詩偈云:“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恩入無為,真實報恩者。”(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拜別完畢,脫去俗服,換上僧裝。(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出家阿阇黎為等待剃度者灑淨水(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灑淨水,願得清淨自在。(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等待剃度者再次頂禮和尚和阿阇黎(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得戒和尚妙祥大和尚為發心出家者剃度,削去頂發。(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金刀剃除娘生髮,除卻塵勞不淨身,圓頂方袍僧相現,法王座下又添孫。(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海城大悲寺住持妙祥大和尚為發心出家者剃度。佛門經典《出家功德經》說: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滿二十劫,不墮地獄餓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後人中,生富樂家,財富珍寶具足。(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妙祥大和尚為28人一一剃度。(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彼刻猶俗,此刻為僧。他們正在經歷的,是人生軌蹟的巨變。(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剃度完畢,得戒和尚為新剃度的沙彌師父賜法名。(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和尚為新剃度的沙彌師父宣布法名,並發給每人一張寫著法號及其含義的紙條。(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宣法名結束(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佛制戒律,僧人飲食需用沙門的標誌——缽。缽(梵patra)比丘六物(三衣、缽、坐具、漉水囊)之一。又稱缽多羅、波多羅、缽和蘭等。意譯應器、應量器。即指比丘所用的食具。其種類有鐵缽、瓦缽之別。持缽行乞稱為“托缽”。一缽之量剛夠一僧食用,僧人只被允許攜帶三衣一缽,此缽則為向人乞食之用,是僧侶不可離身之物。(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剃度結束,搭衣持缽。28名善男子完成了人生中由俗轉僧的轉變,等待他們的,將是在戒律約束下與世無爭,清淨無染,直指了生脫死的修行生活。(圖片來源:溯源佛教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

極樂世界的由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比起阿賴耶,兩個對比,阿賴耶是虛妄,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沒有變化,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夜晚,也就是沒有黑暗,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大地都放光。 這個世...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