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30種情緒是煩惱的真正起源


每個人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情緒,這些情緒多數屬於煩惱。
佛教小乘的《俱舍論》和大乘的《大乘阿毘達摩》中,講了很多煩惱的定義與分類,我覺得大家有必要以後進一步學習。《大乘阿毘達摩》和《俱舍論》中的一部分,是佛教專有的超級心理學,雖然與現在西方的心理學也有共同之處,卻完全超越了西方心理學。《大乘阿毘達摩》講了常見的五十一種心所或心理現象,包括善的、惡的、無記的情緒。其中二十六種是煩惱,包括六種根本煩惱,與二十種隨煩惱。當根本煩惱產生的時候,會隨著根本煩惱而產生的煩惱,就叫做隨煩惱。
當這二十六種情緒產生的時候,所有人都會立即不開心、不舒服,內心煩亂、痛苦不安,所以叫煩惱。有些煩惱產生的時候雖然沒有明顯的痛苦,卻會導致很多痛苦,或者會讓我們去造業、犯罪,所以也叫煩惱。當我們心裡產生這些煩惱的時候,立即要認識到,然後採取措施去對付、控制、斷除這些煩惱,
六種根本煩惱即貪、嗔、痴、慢、疑、見。又可以分為見煩惱和非見煩惱。見煩惱,是見解的煩惱。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種見煩惱加上五種非見煩惱,這樣就是十種根本煩惱。如果五種見煩惱歸納為一體,加上五種非見煩惱,就是六種根本煩惱。非見煩惱,即不屬於見解,但其本身就是煩惱。十種根本煩惱,加上二十種隨煩惱,這樣就有三十種煩惱。

(一)根本煩惱

1、痴


六根本煩惱的第一,是癡,即愚蠢、愚昧。不懂得因果,不懂得生命輪迴,不懂四聖諦,對人生、世界、內心的本質一無所知,都是癡,也叫做無明。無明是所有煩惱的來源和基礎,所有的煩惱都離不開無明,都包含了無明的成分。不但是所有的煩惱,包括整個輪迴的根源也是無明。無明會產生煩惱,有了煩惱就會造業,造業以後,就出現了惡趣的現象,輪迴就因此而生。所以,十二緣起支的第一支,就是無明。
雖然所有的生命都不願意接受痛苦,但所有的生命體都離不開痛苦,這就是源於無明。因為有了無明,追求方法就出了問題,所以會南轅北轍,求幸福反得痛苦。所以,輪迴的第一推動力,就是無明愚昧。因為愚昧,產生了我執,有了我執,就有了我所執,這樣一來,貪心、嗔心、傲慢等等就應運而生。
如何打破無明呢?唯有佛學裡面,才有能徹底打破無明的方法。
無明不像睡著以後迷迷糊糊、一無所知的感覺,它有時候的表現反而顯得很聰明,比如生產地溝油、毒奶粉,都是要有研究生或博士生的水平才能做出來,但這些行為的本質,卻是無明愚昧。
我們不要自以為是,處處耍小聰明,以高科技的不正當手段去賺錢、騙人,這樣做的下場,絕對是自食其果。《俱舍論》中講,無明是與智慧對立的心理現象。本來一切法都是空性,無明不但不懂空性,還固執地認為一切不會是空性,而是實有。雖然無明的源頭是非常清淨的如來藏,但在無明的後面,卻都是被無明污染了的產物。
要想斷除輪迴,獲得解脫,就一定要戰勝無明。學佛就是學智慧,而不是燒香、磕頭、拜佛。雖然燒香、磕頭、拜佛是好事,是積累資糧的好方法,但學佛的核心價值,卻不在於燒香拜佛,而在於聞思修。通過聞思修,才能產生智慧。有了智慧,才能推翻無明,推翻輪迴的第一推動力。

2、貪

六根本煩惱的第二,是貪。
對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的貪,或者是對輪迴的貪,就叫貪心。因為有了貪心,對金錢的貪,對名利的貪,對地位的貪等等,所以沒有錢的時候很痛苦,因為滿足不了自己;有錢以後也不幸福,因為貪心是可以無限膨脹的。“向錢看”,是現在非常流行的詞。為什麼要向錢看呢?因為我們有貪心。如果不控制貪心,就永遠無法滿足它,就會衍生很多不愉快,就永遠也不會幸福。
因為貪心,人類的生存環境與內心,已經遭到了嚴重的污染和破壞。我們應該減少貪心,過低貪、低碳的生活。在電視劇《家產》中,講述了父親死後兄弟姐妹絞盡腦汁爭奪家產的故事,貪的作用和貪的厲害性,在這部電視劇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什麼手足之情、倫理道德,都遭到了貪心的無情摧毀。包括目前社會上屢禁不止的地溝油、瘦肉精、貪污腐敗,奢侈品的攀比炫耀,哪一樣不是因為貪心?既然貪心有這麼大的威力和危害,我們一定要將貪心控制並最終徹底剷除。

3、嗔

嗔心、嗔恨,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生氣。有嗔心就有戰爭,小至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大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有各種局部的戰爭,都是因為嗔恨心。人類歷史上所有打打殺殺的根源,就是嗔心。《俱舍論》裡講了貪、嗔、痴相互之間的關係,有時候貪心會導致嗔心,而嗔心導致貪心的卻比較少。想搶奪別人的東西,想挑起戰爭,就是貪心引起的嗔恨心。如果不解決嗔心,就無法過上和平、和諧的生活。
一旦發現嗔心的苗頭,立即就要將其扼殺在萌芽之間,一定不要讓它繼續發展。否則它一定會摧毀我們的將來,讓我們沒有好日子過,只有墮入地獄、餓鬼、旁生道。
貪嗔癡三毒,比世間任何毒品都可怕。《佛子行》裡面講得很清楚:“貪等煩惱初生時,剷除其是佛子行。”在三毒煩惱每一次萌生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設法控制。若任其發展,即使不會犯罪,也會造作惡業,將來一定會感受惡報。當然,三毒裡面的無明煩惱,不可能一下子就解決。但嗔心和貪心,卻應該有效地加以控制了。

4、慢

在人我執的基礎上,就會產生傲慢。對現代人而言,傲慢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很多高級知識分子、金領或白領階層都很傲慢。一旦有了傲慢,就會缺乏禮貌,更不要說恭敬了。不願意向任何人學習,認為只有自己才是最了不起的。在同學、同事或朋友圈中,我才是老大。沒有任何人能超過我,他們都不如我,我才是最厲害的,這種心態叫“慢”。
一旦有了慢心,一天到晚都懸在空中,根本不會靜下來去思考問題,也更不會好好學佛。
有很多人說:我現在工作、家庭都很好,為什麼還要去學佛呢?其實,在這句話的背後,包含了無明和傲慢的心態。因為不了解四聖諦,不知道世界的本質,認為有錢、有地位、有健康、有名氣就很了不起,所以才會這樣不知天高地厚,這就是嚴重無明的表現。同時,認為自己已經非常好,釋迦牟尼佛都不如自己,誰都沒有值得自己學習、借鑒的東西,這就是典型的傲慢。傲慢的結果,就是墮落,自認為已經站在了巔峰,不需要再積極向上,下墮,就是必然的趨勢。
佛經也講,有了傲慢心的人,學不到任何東西,內心不會產生任何功德——包括修行的進步,學習的進步,做人方面的進步等等,所以非常可怕。不管你再有錢、有權利、有名聲,都只是過去所積福報成熟的表現,一旦福報用盡,一切都會離開。所有有漏的輝煌,都是短暫、無常、靠不住的,萬萬不可有傲慢心。
《俱舍論》中說: 原本非常平靜的禪定中,一旦冒出一個念頭,我才有這樣的禪定功夫,其他人是沒有的。則後面所有的禪定都變成了有染污的禪定,坐得再久都沒有用了。
藏傳佛教裡有一句話:最好的竅訣是能指出錯誤,最好的上師是能批評犯錯誤者。因為只有批評,才能讓我們看見自己的錯誤、缺陷和不足,才能控制自己的傲慢心。如果沒有人批評,經常得到別人的吹捧,那就完蛋了。
以前我們剛剛去學院的時候,因為不懂事,學習剛剛有一點點進步,就很容易驕傲。法王如意寶經常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打擊我們,直到後來,哪怕學習進步再大,也不敢再驕傲了,因為之前的打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所以,批評真的是最好的竅訣。面對標準的學生,上師是非常不客氣的,就像天天都在罵人一樣,因為他們有把握,知道弟子不會心煩,不會從此遠離,可以毫不顧忌地調伏他們。
但批評人一定要謹慎,不要對任何對像都採用這種方法。當年瑪爾巴大師在米拉日巴離開時,曾語重心長地對米拉日巴說:“你以後教學生,不能用我對待你的這種方法。像你這樣的學生,是非常罕見的;像我這樣的上師,也是很難得的,你不要模仿我的這種方法。”
只有比較標準的學生,才能接受批評,否則反而會起負面作用。被批評的弟子可能會覺得上師瞧不起自己、欺負自己,因為自己沒有錢或其他原因等等。在不標準的學生面前,一定要小心翼翼、輕柔客氣地說話。完全按照佛說的話去說,一句都不能錯。說完以後什麼都不補充,站起來就走人,很多上師是這樣對待根機不夠成熟的弟子們的,因為他們怕這些弟子。
凡夫都非常重視、執著、溺愛自己,所以往往不太容易發現自己的問題,想通過自我提醒的方式來改善自己是很難的。依靠上師和金剛道友的提醒,就能及時發現並糾正自己的問題,這對我們的修行一定會有幫助。

5、疑

既然懷疑屬於煩惱,那是不是根本就不允許有懷疑呢?不是這樣。剛開始聞思的時候,對苦、集、滅、道四聖諦,對空性、因果、三寶有懷疑、有質疑、有疑問,都是很正常而且應該鼓勵的。有了這些疑問,我們才會去尋找答案,並最終解決疑難。
但在通過聞思已經解決了疑問,已經進入到修行階段的時候,如果仍然疑問重重,就沒有辦法修行了。比如,在修外加行觀修輪迴痛苦的時候,又冒出一個念頭:地獄到底存不存在哦?那就沒辦法修了。這時候,疑問就變成了煩惱,同時也是修行的障礙。
就像到了一個分岔路口,不知道要走左邊還是右邊,這時有懷疑是很必要的,沒有懷疑隨便走,就有可能走錯路。通過觀察路標、詢問路人或查詢地圖確定方向後,就可以勇往直前地朝前走,不再疑慮重重、不再猶豫不決。如果一直都沒有設法去問清路線,就根本無法走,只能停留在路口,這時,疑慮就成了障礙。
可見,此處的消除懷疑,與西方科學極力倡導的不要輕信,要懷疑一切的主張並不衝突。科學提倡的懷疑,也不是為了懷疑而懷疑,而是為了最終解決問題。懷疑本身沒有什麼不好,主要在於什麼時候可以有懷疑,什麼時候不能有懷疑。聞思的時候,就可以有懷疑;修行的時候,就不能有懷疑。聞思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修行的時候斷除懷疑。
以上五個煩惱,叫非見煩惱。它們不是見解,而是建立在見解之上的煩惱,所以叫非見煩惱。
見煩惱分為五種惡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1、身見

惡見中的第一,叫身見,也即我執和我所執。因為對自己的身體產生了我執,所以叫身見。此處的身體不僅僅指肉體,而是包括了五蘊。對五蘊產生了我執,有了我執以後,便對身外的其他東西產生了我所執,這也是中觀裡講的人我執和法我執中的人我執。
身見是所有煩惱的根源。雖然佛教有時說無明是輪迴的根源,有時說我執是輪迴的根源,有時又說貪欲是輪迴的根源,其實都是一樣的。最關鍵的是無明,我執和無明是主要因素,貪欲是次要因素。只要有無明,就會有我執;有了我執,就會有貪欲。這三個因素,就是輪迴的根源。
輪迴剛開始的時候,首先產生的不是物質,而是無明,隨後是我執;因為有了我執,就有了我所執;無明和我所執產生以後,其他的煩惱都會應運而生。只有斷除我執、斷除無明,才能獲得解脫。
斷除無明,就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就不會再有各種​​各樣的幻相和錯覺,由這些錯覺而產生的煩惱也失去了根基,解脫也就自然現前。這是佛指給我們的解脫方法和道路,我們要竭盡全力去追求智慧。唯有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入行論》前六品所講的布施、持戒等五度,都是為了智慧度。能夠斷除無明煩惱的,就是智慧。無明和智慧是不可共存的對立之法,要推翻無明,除了智慧,其它諸如慈悲心、出離心、對因果輪迴的信心等等,​​都不能起到最關鍵的作用,這些都和無明、我執並不矛盾。在有無明、我執的基礎上,也可以相信因果、輪迴,也可以修慈悲心。但證悟空性的無我智慧的產生,卻需要有菩提心、出離心的基礎,所以,修加行是很重要的。

2、邊見

邊執見是在身見的基礎上衍生的。因為有了實有的我,便將這個“我”執著於有邊和無邊,或常邊與斷邊,即認為“我”死後仍將持續永恆不變或徹底滅亡,就是兩種邊執見。在佛教看來,唯物論的觀點屬於斷見。
唯物主義分三種:辯證唯物主義、機械唯物主義和庸俗唯物主義。釋迦摩尼佛還沒有轉之前,就有古代的庸俗唯物主義。庸俗唯物主義,就執持斷見。除了五種感官可以感知的東西以外都不承認,不承認前世後世、不承認因果規律等比較隱蔽的東西,這種看法,就叫斷見。
古印度大部分宗教的觀點都是常見。承認一個常住不滅的自我,認為有一個永恆的神在主宰世界,神是不滅的,這叫常見。只要相信神靈,斷惡修善,就一定會有善的果報,就有可能轉生人天享受快樂。常見和斷見加起來,就叫邊執見。
在邊執見中,斷見比常見更可怕。《中觀四百論》雲:“不害生人天,觀空證涅槃。”不傷害其他生命,就可以轉生到人天善趣;若能證悟空性,就能脫離輪迴、獲得涅槃。斷見就可怕了,認為人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因果也不存在了,所以只要不被人發現,殺盜淫妄什麼都敢做。倫理道德只是一種風俗習慣,如果不想遵守,完全可以不負責任、為所欲為,果報和來世都是不存在的,這樣一來,所有的倫理道德、因果觀念都被摧毀,自己來世也將遭到無情的懲罰。

3、邪見

不知道輪迴、因果是否存在,還不叫邪見。只有認為因果規律、生命輪迴絕對不可能存在的見解,才叫邪見。不是所有的惡見,都到了邪的地步。只有其中一部分,才是邪見。為什麼是“邪”呢?因為它誹謗了自然規律,是所有邪惡的源頭。這種觀點非常可怕,任何人有了這種觀點,就會變​​成邪惡貪婪、凶狠無比的人,殺、盜、淫、妄,無惡不作,所以叫邪見。
下面講的第四和第五種惡見,都叫做取見。因為這些見解中,包含了執取,也即不捨棄的成分。比如不捨棄見、戒,認為這些見解和戒禁都非常正確,所以叫取見。取見又分為兩種,見取見與戒禁取見。

4、見取見

見取見中前面一個“見”字,代表了所有的錯誤觀點。見取見,就是不但執持常見和斷見,而且認為這些見解是最好、最正確的,頑固執守、死抓不放、不離不棄,這樣的錯誤見解,叫見取見。
比如,有些老年人不但不學佛,而且認為輪迴、因果絕對不存在,只有自己的這個世界觀與人生觀,才是唯一正確的觀點,這就叫見取見。
因為見解對一個人的生活、行為起著舉足輕重的指引作用,如果一直不放棄錯誤的見解,就一定會導致錯誤的後果,所以將見取見列為根本煩惱。

5、戒禁取見

戒禁取見,是認為受持外道所提倡的虐待身體的各種戒律和禁行才是解脫道的錯誤見解。戒和禁,是指戒律和禁止。佛教有禁止殺盜淫妄等等的戒律,外道也有各種各樣的戒禁。比如,佛教認為,殺生是所有罪過中最嚴重的一種罪業,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殺生。但一些古老的宗教卻認為,殺死牛、馬、羊甚至婦女、兒童來祭祀神靈,可以獲得解脫;還有些印度的外道相信,如果讓三叉戟穿過身體,則能獲得解脫;或者依靠不穿衣服不吃飯等虐待身體的極端苦行可以獲得解脫等等。但如果沒有證悟空性,內心的煩惱沒有解決,只是折磨自己的身體,是不可能解脫的。今生的身體毀掉了,又會產生另外的身體。殺害其他生命不但不能成為解脫之因,反而會墮入惡趣。外道的這些錯誤觀點,都叫做戒禁取見。
以上五種見,總稱為惡見。這些都屬於見煩惱,是六根本煩惱之一。如果惡見煩惱按五種計算,加起來就是十種根本煩惱。
如何對治十種根本煩惱呢?總的對治力,是證悟空性。證悟空性以後,所有的煩惱都可以解決,都可以推翻。分支的對治力,則可以用無常、痛苦等觀念來控制貪心;以慈悲心來控制嗔恨心;通過學習《阿毘達摩》,分析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以後,就知道自己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綜合體,是屬於分別念增上安立的法。就像把很多零件組成的東西當成是汽車,其中零件是相對客觀存在的,車就是增上安立的。同樣,“我”實際上也是不存在的。通過聞思修,就能增長智慧,並最終推翻無明。
我們一定要明白,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斷除煩惱。學佛是否成功,取決於對治煩惱的能力。如果學佛很多年,聞思的同時也在修行,但因為修行不到位,貪、嗔、痴、慢、疑一點沒有減少,遇到問題的時候,也和不學佛的人或與剛剛進入佛門時完全一樣,那我們的學佛就不但不算成功,而且還可以算是一種失敗。雖然聞思修與斷惡行善也有意義,我們的觀念與生活方式肯定也會有一些進步,但這些都不是核心的問題,總歸意義不大。所以,我們還是要回頭反觀,看看自己的修行結果究竟如何。
有些人雖然一直都在學習、聞思,卻沒有修,只是把佛法當作一種文化、哲學去研究,這就和學校裡的教授沒有什麼差別了。很多大學教授也在研究佛教,但多數人卻不信佛,更沒有修行、解脫的觀念,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會用佛法的智慧去對治。理論上的紙上談兵,是不能解決關鍵問題的。

(二)隨煩惱


接下來介紹二十種隨煩惱。隨煩惱也可以說是根本煩惱的一部分,因為是跟隨前面的根本煩惱而產生的,所以叫隨煩惱。

1、忿

忿即忿怒。忿怒和嗔恨心的差別在於:嗔恨心是生氣這種情緒的總體,沒有大小之分,只要沒有發展到打人、罵人的程度,都屬於嗔心。而忿怒最初是一般的生氣,再發展就要開始打人了。這已經不是負面情緒,而屬於毀滅性情緒了。忿怒是二十種隨煩惱中很嚴重的一個,尤其從大乘佛教的角度來說,這種煩惱更是尤為嚴重。
特別是對修學密宗的人來說,如果金剛道友之間產生了忿恨,到了吵架、打架的地步,就會犯密乘戒,這是非常可怕的罪過。我們一定要把握自己的情緒,萬萬不可讓嗔恨心發展到忿的階段,忿如果不放棄再發展,就變成了恨。

2、恨

恨是在打人之後仍然不後悔、不道歉,一直處於忿怒狀態,一個月、二個月、一年、二年,這種心態叫恨。如果因忿怒而打了人,但立即就後悔了,相互道歉、懺悔,忿就沒有發展成恨。
作為佛教徒,我們首先不要有嗔;如果有了嗔,則千萬不要發展成忿;如果生起了忿,就再不要把事態擴大到恨;如果恨一直持續不斷,那都沒辦法懺悔了。執持這種心態的人,根本沒資格自稱為大乘佛教徒,修行人就更不用說了。若是在金剛道友之間產生了矛盾,最好當天能相互道歉;即使當天不能道歉,也最好不要超過24小時;如果過了24小時,就最好不要過一個月,否則罪過會越來越嚴重。

3、惱

嗔心的堅持,叫做恨;嗔心發展到打人的地步,就是忿;發展到罵人、說粗語的地步,就叫惱。它們的本質,都是嗔心。忿、恨、惱三者,都是嗔的不同階段。
一旦有了這些不良情緒,不但身體會分泌很多毒素,有害於身心健康,自己和他人會感覺不幸福、不快樂,而且還會造作嚴重的罪業,嚴重地違背了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走到了與慈悲心完全對立的立場上,所以,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控制、對治、減少這些煩惱。當然,要想徹底斷除,那就需要在證悟以後才能實現了。
我們不能認為,學佛就是多聞思,只要把五加行修完,就很圓滿了。如果煩惱沒有減少,也許我們學佛的方法都已經完全錯了。

4、害

所謂害,就是傷害眾生的情​​緒。害的範圍有點廣,以嗔恨心打、殺、偷等等的心態,都屬於害。雖然害也是嗔心,但嗔心不一定是害。比如雖然很生氣,但沒有想去打殺眾生等等,就不是害。嗔心發展到很嚴重的時候,才有可能變成害。害非常危險,稍不注意,就會造作很大的惡業。

5、嫉

很多人雖然有權有錢、應有盡有,最後還是不幸福。主要的原因,就是嫉妒。嫉妒的對境,是其他人的優點或優越之處,比如有錢、有權、有名聲、修行好、更精進等等。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一般會產生兩種情緒:一種是隨喜,就像自己好一樣地高興,這種心態的功德相當大;另外一種就是嫉妒、不高興,憑什麼他比我好?他怎麼能超過我?隨著不高興的後面,還會滋生其它的負面情緒,嗔恨、抱怨、詛咒等等。
為了減少嫉妒,平時就要少看電視,少看廣告。因為電視廣告中,充斥著有錢人的生活方式,我們很容易產生嫉妒心與攀比心。同時因為受到刺激,還會增長貪欲心,嚴重的,甚至會為此鋌而走險——欺騙、偷盜、搶劫,想盡一切手段去掙錢,最終走向犯罪的道路。如果想幸福,就不要去看鄰居的家,以免產生嫉妒心,要學會安於現狀。
有嫉妒心的人永遠都不會幸福,因為嫉妒的本質,就是不愉快、不開心。嫉妒別人修行好,是對法的嫉妒;嫉妒別人比自己有錢,開的車比自己的好,住的房子比自己的寬,穿的衣服比自己的貴,戴的表比自己的高檔等等,則是對世間法的嫉妒。這樣活著,是多麼辛苦啊!
因為嫉妒,有些天性野蠻的人,會以各種不正當手段去破壞別人的幸福。嫉妒不但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而且還會阻礙我們的解脫。古今中外有很多事例,都證明了嫉妒的危險性。
人的情緒是可以培養、訓練的,既然我們要追求幸福,就要盡量去控制那些會給我們帶來不幸的情緒。消除嫉妒,學會隨喜,都是幸福的源泉。另外,修四無量心中的喜無量心的前提,就是要找到一個幸福、健康的人,如果沒有這樣的人,那我們怎樣去修喜無量心呢?對修行人來說,通過長期修習隨喜心、喜無量心的訓練,就能慢慢養成習慣,看到別人比自己好不但不會嫉妒,反而由衷地歡喜、隨喜,這就是修行人的風範。

6、覆

當自己犯戒、犯罪,或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后,因擔心把事情說出去會影響自己的收入、名聲,讓自己在別人面前抬不起頭等等,而極力瞞天過海,遮蓋、覆藏自己的過錯,就叫做“覆”。“覆”也是一種很嚴重的煩惱,一旦有了“覆”,就永遠不能懺悔,也永遠沒有機會清淨罪業。佛經裡說,公開自己的錯誤與過患,隱藏別人的過失與缺點,能減少自己的罪業。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其結果可想而知。

7、誑

因貪圖別人的恭敬與供養等等,哪怕自己沒有任何功德,也妄說自己是活佛,轉了幾十世、幾百世,釋迦摩尼佛住世的時候是怎樣的,蓮花生大士住世的時候又是怎樣的等等,或者吹牛說自己有神通等等,這樣的行為都叫“誑”。
現代人中十分普遍的虛榮心,也近似於這類心態,沒有任何內在的東西,卻以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為榮等等。誑是一種嚴重的煩惱,與撒謊、欺騙很接近,我們要明白,凡是愛誇耀自己了不起的人,一定要高度懷疑,決不能輕易相信。現在很多人愛給自己寫傳記,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去宣傳自己。如果宣傳自己,是為了弘法利生,那沒什麼問題,至少出發點是一種善意;但如果宣傳的目的,是為了名和利,就屬於誑。
有些世間人喜歡誇大其詞,明明只做了一百塊錢的善事,非要說成是一千塊、一萬塊,這也叫誑。如果經常被“誑”牽著鼻子走,內心就會變得非常浮躁,做任何事情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結果做善事本身的功德也被摧毀了。
大乘行人利益眾生,是義不容辭的義務,沒有什麼了不起。菩薩的工作就是如此,為眾生付出是理所當然的,不應該自我吹噓、四處張揚。

8、無慚

譬如,與人吵架的時候,能意識到自己是修學大乘佛法的人,不應該這樣對待眾生,做這樣的事是羞恥的,便立即停下來,這叫有慚。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自己主動感到羞恥而停止惡劣行為,叫做有慚。有慚的對立面,叫做無慚。

9、無愧

譬如,兩個人打架的時候,不是考慮到佛法的教義,而是因世間的倫理道德而意識到自己不應該這樣做,然後停止打架的行為,叫做有愧。另外,因為他人而感到羞恥,譬如,因為自己是誰的弟子,或者因為自己是從某名校出來的,自己的老師是某某教授等等,而意識到自己不應該做給上師、學校、老師丟臉的事情,最終放棄了惡行,也叫做有愧。反之,就是無愧。
有慚愧心、羞恥感的人,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約束,會注意自己的言行。恬不知恥、無慚無愧,卻是一切罪過的根源。試想,沒有任何約束與顧忌,對什麼都無所謂的人,就會變得越來越野蠻,最終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出來。現在很多人就抱著這樣的心態,因為不學佛法、不學傳統文化,導致倫理道德底線的無限下滑,這是非常可怕的。當然,佛教的要求,是不墮兩邊,那些對自己沒有幫助,對眾生也沒有利益的,諸如苦行僧似的約束,我們也大可不必接受,但有必要的約束,還是不能放棄。

10、諂

不接受別人的勸導而隱瞞自己的罪業、罪過,不公開、不發露,就屬於“諂”。“諂”的本質是愚昧。它的作用,是無法清淨罪業。我們都知道,懺悔的時候,要發露,也即在金剛薩埵或者上師、道友面前懺悔,把自己的罪過說出來,這樣才能清淨罪業、挽救錯誤。如果隱瞞罪過,就永遠不能懺悔清淨、恢復如初,其後果,是從不能安心,最後慢慢變成後悔,從而影響生活,讓自己過得不愉快、不幸福,修行人甚至無法修禪定,因為禪定是要在沒有任何壓力、糾結,心完全放鬆的情況下才能修得出來的,所以,“諂”也是很嚴重的煩惱。

11、慳

慳,就是吝嗇,捨不得布施。如果發展下去,始終不布施的結果,就是墮餓鬼道。所以,即使沒有太多的錢財,還是要適當地佈施。救災、建慈善醫院、福利學校、免費養老院等等,都屬於布施。

12、驕

驕傲的結果,是不能安心修行,也不會有慈悲心。《中觀四百論》裡講,驕傲的人經常自以為了不起,根本看不見別人的痛苦。浮躁、浮誇、虛榮而不實在。
驕傲和傲慢的差別在於:傲慢與慢心,是與其他人攀比而自以為是。驕傲的対境,僅僅是自己的錢財、名聲、地位等等。不是比較而得的結果,只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就是驕傲。驕傲的人總是認為沒有必要向別人學習,感覺不到輪迴的痛苦,只是沉迷在眼前的一點點幸福當中,所以沒有出離心;也感覺不到別人的痛苦,所以不會有慈悲心。真正的修行人,萬萬不能驕傲。
雖然穿名牌、開名車,也可以學佛,但如果過分追求名牌,過分虛榮,喜愛炫耀,就是驕的表現。作為佛教徒,我們最好不要買名牌,一方面沒有必要花這麼多錢,另一方面還容易產生驕傲和慢心,這就得不償失了。

13,不信任

不信因果,不信輪迴,不信四聖諦,不信三寶的功德,不信輪迴的痛苦,都叫做不信。沒有信仰本身,也是一種煩惱。其本質,就是無明、無知、愚昧。很多人只相信自己看得見的物質因果,卻不相信看不見的善惡因果。但這種不相信,並不是通過研究得出結論之後的不信,而是固執己見、頑冥不化的不信。即使有一些輪迴與因果存在的理由和證據,有些人還是不願意相信,這都是業障深重、逃避現實的表現。但無論怎樣逃避,都是沒有用的。該面對的時候還是需要面對,無論你是否相信與接受,因為這不是釋迦牟尼佛制定的,而是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不信因果,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不信因果,就意味著沒有任何自律,所有的行為,都需要法律或其他懲罰來人為地控制,只要不為人知,殺盜淫妄等任何惡行都有可能做得出來。雖然這些人表面說天不怕、地不怕,但其實內心是非常脆弱的。所謂“天不怕、地不怕”的意思,是不怕因,不怕造業,但果報還是非常害怕的——害怕死亡、害怕生病、害怕老的時候沒人照顧、害怕沒有錢,所以去貪污、去詐騙、去做各種各樣的壞事,從而感召了更多的痛苦。
修行人不敢說天不怕地不怕,因為他們怕因果,言行舉止小心翼翼,內心卻更加堅強,面對痛苦,反而不會有太大的慌亂與抱怨。無論任何時代、任何團體、任何社會,有信仰都是一件好事,沒有信仰都是非常危險的,所以,了解生命輪迴與因果規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了解以後,才能懂得思考,才能未雨綢繆,提前為來世做一些準備,以避免將來的痛苦。

14、懈怠

懈怠是讓自己不能前進、只會倒退的主要因素。懈怠有兩種,一種偏於貪心——貪睡、貪吃、貪玩等等;另外一種是不想學習,不願意修行等等。當然,貪吃、貪玩、貪睡的人,自然就是不喜歡學習、沒有什麼追求的人。只要有懈怠,就不會精進。正在聞思打坐的時候,也盼望著打坐趕快結束,就可以喝茶、看電視、玩遊戲、睡覺等等,這樣聞思修一定不會有進步。
懈怠不僅會影響修行,也會影響世間的事業,比如,如果公司的老闆、員工都很懈怠,這個公司絕對沒有發展。
懈怠也是一種念頭或情緒,佛教非常反對懈怠,因為懈怠和六度裡的精進是對立的。六度裡的精進之所以放在中間,前面是布施、持戒、忍辱,後面是禪定與智慧,是因為精進對前後兩邊都具有推動的作用,是前後都非常需要的動力,就像汽車的發動機一樣。
人生苦短,絕大多數人的人生都已過半,剩下的時日已經不多,如果在這短暫的生命中還要懈怠,又怎能拔苦得樂、超離三界?所以,我們必須斷除懈怠。
如何對治懈怠呢?首先要知道輪迴痛苦,這樣才能在心裡生起尋求解脫的願望。就像一個即將墜入懸崖的人,如果他知道掉下去肯定會摔死,那他一定會拼命往上掙扎;如果他覺得懸崖下面根本不可怕,那他就會無所畏懼、懈怠拖延了。

15、放逸

放逸就是該做的聞思修等善法不去做,該控制的煩惱與罪業不去控制,身口意各方面都不注意、很隨意,沒有什麼追求,活一天算一天的狀態。
佛認為,放逸是貪嗔癡等一切煩惱的根源。放逸的人不但永遠無法成就,而且原有的聞思修功德也會慢慢減少,貪嗔癡卻會日益增長。
當然,如果工作、生活與聞思修的壓力太大,已經感覺到承受不了的時候,還是要出去旅遊或在家裡放鬆、休息一下,養精蓄銳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地投入到下一輪的精進中。
現在流行著一種拖延症,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一種心理疾病,釋迦牟尼佛認為這是一種負面情緒,是隨煩惱。其實,拖延雖有一些客觀因素,但主要都是當事人自己的毛病。通過心理訓練,是可以調服、控制,甚至斷除、消滅的。工作上的懈怠,有老闆、領導來約束我們;但修行上的懈怠,就全靠自覺了。如果沒有自我約束,修行一直沒有進步,加行永遠修不完,就可能永遠聽不到密法的正式、具體的修法。即使聽了,也沒有用​​。如果出離心、菩提心沒有修好,哪怕脩大圓滿、大手印再長時間,也不會有收效,最後還是要回來從零開始。
控制放逸的方法,除了自我譴責以外,更好的,還是修壽命無常、輪迴痛苦等等。
有些人會說:輪迴不痛苦啊,我的家庭很和睦,收入也很高、很穩定,所有的醫療養老保險都買了,車子、房子、存款都有,身體也健康,我為什麼還要去修行呢?這都是眼界狹窄、鼠目寸光的表現,只看到眼前的一點點利益,缺乏遠見卓識,看不到來世的去處,更看不到解脫的光明。就像站在地球上的人根本看不出地球是球形的一樣。因為所處位置的高度不夠,所以限制了我們的眼界與智慧。

16,被遺忘

失念,即失去正念。什麼叫正念呢?比如,修無常的時候,無常的念頭非常清晰,效果非常好,修行的所緣境一直在心裡很明顯、很清楚,這叫正念。
比如,本來我們經常和師兄們一起聞思修,除了打坐、做功課以外,在現實生活當中經常想的,也是佛法上的出離心、菩提心、慈悲心等等。一旦離開學佛的圈子,出離心、菩提心、空性等等都會漸漸淡化,煩惱反而會漸漸增長,這叫失去正念。

17,未經授權的知識

所謂正知,是指通過觀察,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不正知,就是做事情的時候根本不思考、不觀察,隨隨便便、愚癡盲目,這必然導致不好的後果,從而產生貪嗔癡等煩惱、殺盜淫等惡業。不正知不但是煩惱的來源,還是犯戒的四種因素之一。比如,明明受了居士戒中的盜戒,卻想偷稅漏稅,也不去思考和觀察,最後就犯戒了,這就是不正知的結果。不僅是佛法,哪怕做世間的事情,也需要觀察、抉擇,這非常重要。

18、昏沉

昏沉,是心思糊塗。譬如,聽法或打坐不到三五分鐘,就睡著了,或者處於半睡半醒、迷迷糊糊的狀態,過了二三個小時,什麼都沒有聽進去,修法也沒有任何效果,內心混亂不堪,思路模糊不清。昏沉也是一種心理狀態,昏沉和掉舉,是禪定最主要的違緣。

19、掉舉

掉舉也是一種散亂。比如,修禪定的時候,老是想起一些自認為美好的事情,吃飯、旅遊、玩耍等等,越想越興奮,內心不能靜下來,禪定也沒有效果了,這就叫掉舉。

20,散射

散亂的範圍非常廣,眼耳鼻舌身一直都在接受外在信息,五花八門的煩惱,再加上吃喝玩樂睡,都是散亂。有散亂不僅禪定修不起來,連聞思都沒有辦法。用佛教的標準來看,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散亂、浮躁,對看電視、逛街等等樂此不疲,根本無法在一個地方安靜半個小時以上,除非是發呆。這樣就越來越得不到真正有價值的內在。要知道,任何有價值的靈感、神通與智慧,都是在靜下來的狀態當中發現的,包括相當多的科學發明。
浮躁的生活不但生不起智慧,還會導致內心空虛。過度依賴於外在,不願意去開發內在精神的潛在功能,不要說成佛,連儒家、道家、科學家、哲學家的成就都不可能獲得。
現在流行一句話:“窮得只剩下錢!”說的太對了!如果僅僅有錢而沒有豐富的內心世界,真的是窮困的象徵。我們以前認為,不管是否有世出世間的功德,只要沒有錢,就是窮人。但其實不是這樣,有錢只是富有的一部分,如果欠缺了其他東西,在某種程度上也是窮人,我想,這應該是21世紀對窮人的新定義,釋迦牟尼佛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講過,錢不能讓我們幸福,更不能讓我們解脫。空虛的結果,就是抑鬱、孤獨、自殺,這都是散亂的後遺症。
十種根本煩惱,加上二十種隨煩惱,總共是三十種煩惱。
這三十種煩惱都是負面或毀滅性的情緒,無論是在出世間的領域,還是世間的領域,都不能有這些煩惱,至少不能過度。如果有了這些情緒,不但不能得到解脫,而且在世間也不能過好一點的日子。

(三)相似煩惱之間的區別


1、覆和諂的區別:諂,是直接隱瞞自己的過失。比如,當一個人犯了一些細微戒條的時候,旁邊的師兄勸他去懺悔,他卻死不承認,說自己沒有犯戒,不需要懺悔等等,這樣直接隱瞞過失的行為,就叫做諂。覆也是在隱瞞自己的過失,但這種隱瞞,是因為擔心名聲、財產等等,是以各種方法來狡辯,間接隱瞞自己的罪業。
2、掉舉和散亂的區別:雖然都是往外散亂,但散亂的範圍很廣,掉舉只是散亂的一部分,僅僅是在禪定的時候意識走神。
煩惱簡單地介紹完了,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就要學小乘佛教的《俱舍論》,與大乘佛教的《阿毘達摩》,兩部論著都在《大藏經》裡面有漢文版本。另外在《入行論》、《大圓滿前行·普賢上師言教》中,也講了一些相關的內容。
大乘佛教認為,只要有了菩提心,證悟了空性,三十個煩惱並不可怕,都可以轉為道用。但實際上如果證悟了空性,有了菩提心,三十個煩惱已經不是真實的煩惱,而只是名義上的煩惱了。密宗更是認為,對證悟的人來說,三十個煩惱都是佛的智慧。
但對我們來說,煩惱還不是佛的智慧,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修,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那些把密宗作為藉口,不重視因果取捨,堂而皇之地殺盜淫妄的做法,是密宗最反對的。《大幻化網》和《阿努瑜伽》裡面,都對此有所駁斥。
上述內容,講的都是人的心理現象,其中沒有教條性的東西。我們應該先學會認識煩惱,並進一步推翻煩惱。煩惱,是輪迴因素的一半;另一半,就是在煩惱基礎上產生的業。
(文:慈誠羅珠堪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

極樂世界的由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比起阿賴耶,兩個對比,阿賴耶是虛妄,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沒有變化,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夜晚,也就是沒有黑暗,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大地都放光。 這個世...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