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淨空法師:【身心不安生煩惱,身心安靜生智慧】


身心要不能安靜,悲心生不起來,為什麼?身心安靜生智慧。慈悲與智慧有關係,身心不安生煩惱,煩惱裡面哪來的慈悲?有時煩惱裡面也有慈悲,那是佛經上講的四種慈悲前面兩種,這個凡夫有。

第一個叫「愛緣慈悲」,大概都是對自己的親朋好友,我愛他,他跟我有關係,我會幫助他,我會愛護他、照顧他,但不是親朋好友這個心生不起來,這叫做愛緣慈悲。

讀書人有德行、有學問,他心量拓開,也就是《弟子規》上講他已經達到「凡是人,皆須愛」,這個境界在佛法裡面叫「眾生緣慈悲」,把自己的愛心拓廣了,能夠慈悲一切眾生,這很難得。在中國稱這種人為聖賢,大聖大賢,他的慈悲心能夠達到一切眾生,與他毫無關係。

第三個,這佛門的菩薩,叫「法緣慈悲」,他不是佛,他在學佛。佛說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跟我是一體,他在學習,他也把他的慈悲心像佛一樣廣被法界一切眾生,他的起心動念沒斷,分別執著沒有了,還起心動念。

最後就是「無緣慈悲」,這是佛。無緣是沒有條件,緣可以用現在條件兩個字來解釋,無條件的。為什麼無條件?一體,一體哪有條件!所以佛是無緣大慈大悲,菩薩是法緣,聖賢是眾生緣,一般凡夫只有愛緣。

本文節錄自【淨土大經解演義】93

必須要控制自己的欲望


《淨影疏》裡頭說得也不錯,煩惱習氣什麼最重?欲望。欲望沒有止境、沒有底限,所以古人對於這樁事情是嚴厲的防範,從小就教導不貪、不瞋、不痴。佛如是教人,中國古代老祖宗,古聖先賢,沒有一個不重視教人離欲;佛法是完全斷絕,世間法要有節度,不能太過分,太過分感召來的是災難。
今天的世界,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就是人的欲望被物質、金錢引發出來了,這一發出來之後沒有辦法收拾,他回不了頭。他有一個億還想十個億,有十個億還想一百個億,有一百個億他想一千個億,有一千個億他想有一萬個億,乃至於把整個地球給他,他都不滿足,這個災難就來了,為什麼?你沒有那麼大的福報。
欲望跟福報要相稱。人間福報大小不一樣,地位高下不一樣,你在什麼樣的地位,擁有什麼樣的財富,它有一個標準,不超過這個標準非常好,那叫享福;超過這個標準,雖然得的多,你沒有福報。為什麼?你有煩惱,你操心,患得患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你在造罪業。
罪業就很可怕,往前面看,來生就是三途,說不定就墮地獄,那個時候後悔莫及。必須要控制自己的欲望,這就是壞諸欲塹的意思,要把它戰勝。中國古聖先賢把這個擺作第一條。
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八相成道說法,第一條是「破煩惱城,壞諸欲塹,洗濯垢污,顯明清白」,這在第一條。我們科題上是破迷啟悟,顯明清白就開悟了,前面三句是破迷。擺在第一條你就曉得,它不是小問題,它是大問題,你這一生將來是到善道、是到惡道,還是到淨土,關鍵在此地。
六道凡夫哪個沒有欲望?沒有欲望他就成佛、成阿羅漢了,最少他也是阿羅漢,見思煩惱斷了,他還有塵沙、無明。所以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確確實實是佛。佛為什麼變成六道凡夫?就是被欲望所累,因為你有欲望,你變成六道凡夫。
欲望天天增長,沒有衰退,所以愈迷愈深,業愈造愈重。你做的那些事情,無論是好事、是壞事,統統為的是欲望,不知道欲望是假的。這個欲望的因感召的果報,這個果報就是六道,六道從哪裡來的?就這麼來的。所以六道輪迴是自己造的,自己的善業造三善道,自己的惡業造三惡道。
在輪迴當中無非是自作自受,與別人不相干,別人來勸我們作惡,主宰在自己,如果我心裡清楚明白,不造業。不但不造惡業,善業也不作,為什麼?善業生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輪迴,在六道裡頭日子好過一點而已。既然出不了六道輪迴,佛給我們講的話是真的,無量劫當中,你肯定在惡道的時間長,在善道的時間短,這是事實,多麼可怕!
文章恭錄—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88集2014/08/08

制心一處,把我們的心變成阿彌陀佛

我們修行,行是行為,起心動念是意的行為,言語,口的行為,動作,身的行為,叫身口意三業。這些行為裡頭都有起心動念、都有分別執著,所以造輪迴業。什麼時候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妄想,妄想就是起心動念,有,因為我們不知道,妄想太微細,佛說了,八地才知道,八地以前不知道。圓教初住以上知道,那聽佛說的,自己沒證得,八地證得了。
我們在這上練功,學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學不到,我們只學不分別不執著。真正做到不分別不執著,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生方便有餘土,跟實報土很近。雖然是方便土,乃至於六道眾生帶業往生的,帶業往生的人最低限度要把見思惑伏住,這個意思是說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以外都不放在心上,心上沒有,這叫清淨心現前,決定取得西方極樂世界,你有把握了,你跟阿彌陀佛相應了。
這個境界一般人可以做到,這是制心一處,把我們的心變成阿彌陀佛。功夫淺的,伏住了,煩惱確實不生起了;功夫深的,煩惱消滅了,決定不會起五種見惑、五種思惑,思是貪瞋痴慢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條件取得了。大勢至菩薩所說的話兌現了,他所講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在這個功夫之中,阿彌陀佛會示現給你看。阿彌陀佛會告訴你、會鼓勵你,一定告訴你,你還有多長的壽命,等你壽命到的時候我來接引你。你心就定了,等於說極樂世界已經註冊了,那上有你的名字,你決定生淨土,只要你不退轉,你功夫一直練下去。
這個時候住娑婆世界那就很有意義了,為什麼?極樂世界沒有退緣,這個世界的逆緣很多,會惹你生貪瞋痴慢疑,極樂世界沒這個緣,所以極樂世界進步很慢,這個地方進步非常快速,你在這個功夫上不斷向上提升,我們相信十年到二十年你就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那個時候往生極樂世界,生實報莊嚴土。所謂的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於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是對這種人說的,不是對我們凡夫說的,這就是說,在這個地方速度就加快了,理事都要搞清楚、都要搞明白。
文章恭錄—2014淨土大經科註第133集2014/11/14

淨土法門:凡一切不如意、不順心、遭遇都是債!


凡一切不如意、不順心、遭遇都是債,以前的債、現世的債,寬容以待、心靈平和,債也就還了、清了,以後報的都是福田了;否則,不滿憤怒、報復,即是添新債,如此下去,冤冤相報何時了!
  忍讓福中福,忍了、讓了,心平氣和,這一筆債也就清了,還了,接下來就是福了。不忍福中禍,不忍債沒還,又添新債,到時還也還不清,苦也苦不完。
  虔誠虔敬祝福您:通天理,知天意,順天時,得天助,享天福!天來天去,天時地利人和和!
  1、怨天憂人的壞處
  怨天憂人破福祿最快,1個怨憂減3善,再大的福祿也被削了。假如你遭遇逆境而不怨天,那麼你後面及子孫必興盛流長。
  2、發脾氣的壞處
  發脾氣叫做火燒功德。如果不改掉這個壞脾氣,無論一天念多少部經,講多少次法,做多少善功德,你自己都出不了三界。發脾氣本身就是無明的表現,無明就是不明白。你自己都不明白佛法,怎麼可能很圓滿的度人?
  3、什麼情況會毀壞福祿呢?
  第一、瞋恨。立即就可以毀壞一百個大劫所積累的善業。
  第二、傲慢無禮。驕傲侍勢,目中無人。俗話講,勢不可用盡嘛。仔細觀察周圍的人,會發現各行各業成功人士,大多都待人很謙和,對人很有禮貌。在公司單位裡,位置越高的人,往往越平易近人。
  第三、自詡功德。故意在他人面前賣弄自己的長處,炫耀自己的修行誇誇其談地宣傳自己如何了不起;
  第四、於善生悔。做了善事過了一段時間後,就生起後悔心:“我當時是在浪費錢財,是不應該做的。”像這樣後悔就會立即毀壞以前所做的一切放生善業;
  第五、顛倒迴向。例如,某人在行善之後,如果這樣迴向:“祝愿我依靠此善根,能夠成為一個很有實力的人,從而消滅我的怨敵某某人。”這就是顛倒迴向。
  4、怎樣得到上天的厚愛?
  第一、別人不好處,要掩藏幾分,這是渾厚以養天。
  這個意思是,你看到其他人不好不光彩的地方,要替他掩藏幾分,這樣做就是養天。你養天,天就會厚待你和你的子孫。再進一步講,不要天天睜大眼睛挑他人的短處和缺點,你打著燈籠找他人的問題,其實就是找上天的不是,和上天過不去,上天能厚待你嗎?
  第二、成人之美。
  他人有好事,你順手推舟,既作了人情也積了德,要是悄悄地做就更好。反之,你事事處處反著來,甚至暗裡使損招,消耗了上天的能量上天就消你的福。永遠記住,不要和任何事任何人作對。不和任何事任何人作對,就是不和上天作對,順天意自然會得到上天的厚愛。
  第三、謙德。
  只有謙虛的人,可以承受福報。你謙虛,你敬人敬物,你其實在敬天天就要你發達,上天一定會幫助你,而且一定先發你的智慧,讓你變得更加安詳善良,恭喜你,那你一定就有福了!

當前市場經濟社會,年輕人如何工作與學佛?


:現今處於競爭的經濟市場社會,請問應如何教導年輕人工作與學佛?

:學佛求的是什麼?學佛的目的何在?如果把這兩個問題搞清楚,你的問題就解決了。學佛是求究竟真實圓滿的智慧,世出世間一切事只有智慧能解決,離開智慧不能解決問題。學佛的目的何在?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有智慧,了解真相,才懂得如何追求市場經濟、追求財富。財富從何而來?你要是不知道原理,盲目的去追求是求不到的。佛經裡有教導發財之道,像今天世界上有很多富有的國家,很多發大財的人,這是前世修因,這一世得的果報。天下沒有偶然之事,世出世法裡面絕對沒有投機取巧。機會主義是不可能的,如果可能,佛在一切經裡所講的道理與因果,就可以全部推翻了。

今天一切人所希求的是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如果你能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去修學,這三者都能得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年輕人要是真正了解佛法有這麼多好處,自自然然就來學佛了。

我二十六歲接觸佛法,當時我就感到很遺憾,我學佛太晚了。這是緣,年輕時沒有人把佛法介紹給我,要是有人提早介紹給我,我今天學佛的成就就不一樣了。現在年輕人不能接受佛法,是受社會一般群眾的誤導,認為佛法是消極的、迷信的,這是造成親近佛法的一個障礙,所以一定要讓年輕人真正懂得什麼是佛法。

恭錄自《學佛答問》(第89集)
2001/08/02

2016年12月1日 星期四

如何修清淨心?唯一的方法就是發菩提心!


如何修清淨心?

怎麼修清淨心呢?唯一的方法就是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佛法的根本,是利益一切眾生的心,是為眾生承擔的心,
承擔對眾生的責任,起心動念不為自己,一切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全部為眾生。

如果有一個眾生,你不喜歡他、討厭他、恨他、不想度他,你就沒有菩提心。
 
真正發心行菩薩道,我們不怕別人騙我、悔辱我、欺負我,我要恭恭敬敬地感激他,念經迴向他,消我的業障。
洛桑陀美仁波切:我們學佛,要修的就是身、口、意三業清淨。
身、口、意好比蓋三層樓房,這三層樓裡面,第一條是意清淨,也就是說蓋樓房的基礎——打地基。

怎麼打地基呢?修清淨心!

如果心地清淨,身也清淨了,口也就清淨了,身、口都清淨;
如果說心不清淨,這個地基沒有打好,不能成就。萬丈高樓平地起。心是當家做主,它有兩個夥伴,一個是身,一個叫口,這兩個傢伙幫助當家做主做種種壞事。身要做殺、盜、淫,身就不清淨了;口要有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口就不清淨了;心裡有貪嗔癡,意就不清淨了。

十惡業全部斷掉才是清淨,因煩惱習氣造成重大的業障,用五戒、十善消除。下定決心,學習五戒、十善清淨,把十惡業捨掉,菩提道上的障礙就少了。

從哪裡開始?

先要離開外緣,外緣經常在誘惑你,擾亂你,
你要把這些誘惑、干擾統統拿掉。

電視、廣播、雜誌、喝酒、下飯店、找朋友聊天,全都是誘惑,
都是魔王,使你的心定不下來。你要真正去修清淨心,就不要去聽社會上的事情,一定要看破放下。

我可不是說把工作放下,而是把雜念、外緣放下。
你的心清淨,人間就是極樂世界;外面沒事,心也就定了

你知道事情越多,憂慮、牽掛越多,煩惱越多,心就不容易清淨。
看多了,知道多了,自然就胡思亂想,不是想入非非就是擔心害怕。

你的心那麼亂,那麼煩躁,裝了那麼多髒東西,怎麼會有健康的身體?
人家說好事我就聽,我隨喜;說壞事,我不聽,我關上我的耳朵。
為什麼?保持心清淨,所以我們一定要克服雜念,外面花花世界,決定不受誘惑。

世界上最笨的人,才把別人的污染放在自己的心裡面,

這樣自己的心被污染了,心壞掉了!

我們的心裝什麼?

裝一切眾生善,一點兒惡的都不要裝,見到眾生要恭恭敬敬,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隔離外緣後,沒有外在的事物打擾你、誘惑你,自然就靜了下來。

然後修什麼?修善心、修忍辱,

把我們無始以來種種骯髒的心裡用佛法的甘露洗滌乾淨。
看到別人修善,難過、嫉妒、妨礙,想法破壞、阻擋、毀謗、侮辱

陷害,這些一定要懺悔!頑固、固執、脾氣暴躁、
不聽人勸、喜歡跟人家對抗、好勝心切、不認輸、不服氣、爭強好鬥,出家師父說的話就往偏處、往壞處去理解,一定要馬上懺悔,這是內心太不清淨!

別人毀謗我、侮辱我、罵我時,
我就說:“阿彌陀佛!謝謝您老人家幫我消災免難,您是大菩薩,我的大恩人,您幫我消業,無始以來我的業障累積了無量無邊,虧得這些冤親債主為我消業障。”你就這麼歡歡喜喜地接受,如如不動地消業障。自己哪裡還會生氣?你修的法多麼清淨啊!決定不能生氣,若要是生氣,那是造新業障,一邊消業一邊造業,善、惡就在一念之間。

學習佛法,認真努力去修,修什麼法?修這一刻的心法。

別人毀謗我,好好想想,絕對不怪別人,不可以有一念嗔恨心,不能有報復心,對他只有恭敬心、感恩心,他替我消災滅罪,他是大恩人,自己修法,給他迴向,這就是修行人,能做到,功夫到家了,忍辱圓滿了;做不到,沒有用,別人每天讚歎你、奉承你,消不了業障,讚歎得多了,貢高我慢,又生業障了。

宗喀巴大師講:真正的修行人,不怕別人毀謗,不怕別人批評議論。那個人來罵我,毀謗陷害,我都磕頭給他頂禮,謝謝他消我的業障,

我一絲毫都沒有怨恨心,過去前世,無量劫累積的業障,在這一世都能消除,消業的機會來了。

哈哈,福報多大啊!

消災免難要從斷煩惱做起,我命中應該遭這難,
我要心甘情願地接受,消自己的災難、消業障,念頭一轉,

那個害我的人,他不但沒有罪,他有功德,他成就圓滿我的忍辱,又替我消業災,大恩大德、恩重如山的父母親!

清淨心要在日常生活中養成,不是修法時清淨,不修法時心不清淨。

從早到晚,一年四季,心都要保持清淨。
一個討厭的人來找你,那是佛菩薩來了!你的心把他變成佛菩薩,心清淨,身一定清淨,心是身的主宰,身心清淨,外邊的環境就清淨,這叫境隨心轉。

你心中、眼目中,所看到的一切眾生、山河大地、森林,

統統都是佛菩薩,善人、惡人、順境、逆境都是佛菩薩,你的心才能得到自在。這就是密法的清淨剎土修法。

你所看到的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恩師,沒有一個不是成就自己、幫助自己的,這一生決定修成無上道。

如果你有家庭,事業會做的更好、更圓滿,因為你有了智慧。

我的事業為社會大眾,沒有得失心,
賺錢歡喜,賠錢也歡喜,不受外境干擾,就自在了。你把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裡去修,你就永遠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我們可用觀想的善巧方法培養自己的清淨心。比如我們修文殊法門,觀想世界是佛菩薩的壇城,將自身觀想成文殊菩薩,將外面的世界觀想成諸佛菩薩的壇城與宮殿,裡面的一切眾生都是佛菩薩、護法神。因為我們用清淨心將自身觀想成文殊菩薩,

自心就是文殊菩薩的心,文殊心清淨,我們的心也清淨,跟文殊菩薩的心一樣明亮、一樣智慧。

清淨心現前了,跟文殊菩薩的心就融成了一體,我們的心中有菩薩,菩薩的心中有我們,感應道交,心不清淨就得不到感應。

清淨心現前,所有一切善、惡業都變成了功德,都變成大圓滿、大智慧、大自在。

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保持心地清淨、平等,這就是真正的佛國淨土,真正的佛國淨土是在心裡,不在外面。

心淨了,人間就是極樂世界;
心不淨,你所處的環境就是人間地獄,極樂世界不在天空,也不是很遠,極樂世界就在你的內心世界。

所以說修行的重點就是清淨心,心清淨了,無量劫來的罪業就消除了;起心動念,罪業又現前了,世間與出世間的功德福報都在清淨心上。

不修清淨心,就沒有辦法離苦得樂。你的心不清淨,身體就不清淨、不健康。

病從那裡來的?心裡想出來的,念頭不清淨是疾病的根流。

心清淨,他怎麼會生病呢?想去佛國剎土,就要有清淨心,只要修到心地清淨,才能與佛國世界感應道交,才能感應到佛國淨土的現前,才能去佛國;

心不清淨,看到了佛國世界,也是魔境。因為外境是與心境相應的。

怎麼修清淨心呢?唯一的方法就是發菩提心。

菩提心是佛法的根本,是利益一切眾生的心,是為眾生承擔的心,

承擔對眾生的責任,起心動念不為自己,一切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全部為眾生。如果有一個眾生,

你不喜歡他、討厭他、恨他、不想度他,你就沒有菩提心。

真正發心行菩薩道,我們不怕別人騙我、悔辱我、欺負我,

我要恭恭敬敬地感激他,念經迴向他,消我的業障。

用我們的心力,盡一切能力幫助一切眾生,幫助他們離苦得樂。

有了菩提心,並把菩提心落實到生活、融入整個人生中,即使是凡夫,你已是人間的大菩薩,你過的生活就是佛菩薩的生活,無論修哪個法門,沒有不能成就的。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有價值。

【佛典故事】深山中的道場


很久以前,在深山中有一個道場,有位弟子一直想到外面參訪,就向師父請假。師父問他:「我們的道場四面環山,你要往哪裡去?」這位弟子一時無法回答,師父就告訴他:「你回去想想,等到能夠回答這個問題時,再出門吧!」
  這位弟子每天很努力地想,卻想不出如何回答,內心不禁生起一些煩惱,但是又不敢擅離道場。
有一天,他走到菜園去,遇到一位負責種菜的園頭僧。
園頭僧就問他:「看你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為什麼不高興呢?」這位弟子回答:「我想到外面去參學,但是師父問我:『我們的道場四面環山,要往哪裡去?』我沒有辦法回答,師父說我必須答得出來,才能離開。」
  園頭僧說:「這並不難啊!」這位弟子就問:「你能教我如何回答師父的問題嗎?」園頭僧微微一笑,說:「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這位弟子聽了,若有所悟地說:「有道理!」他很高興地到師父面前,如是一般回答師父。
  師父說:「這個答案不是你想出來的吧!這是誰教你的?」這位弟子只好告訴師父:「是種菜的園頭僧教我的。」
  當晚,師父把所有的弟子召集到大殿,然後升座向大家宣講:「種菜的園頭僧雖然每天忙於種菜、照顧田地,但在耕耘大地的職務裡,他能用心體會大自然的變化,更能從親手開墾、種竹的過程中,體悟到真理;這說明只要用心,處處皆是道場。」
  ※大多數人都覺得在山林中修行,能夠心靈平靜、安心修學;但還是有人會想四處去參訪。
而老實修行者,他能用心投入,安住於淡泊的境界,內心平靜即天地寬闊,還有什麼道理不能透徹呢?
來源:中國佛教網

阿賴耶識含藏的種子永遠不會消失,遇到緣它就起作用


「蘊」是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是你的身,「受想行識」是你的心,都是講心理。《心經》裡面講的「照見五蘊皆空」,這講五蘊,五蘊把宇宙之間所有一切法都包括盡了。這個「色」是說世出世間所有一切現象,用這一個字代表。心法說得詳細,說了四個:「受」,是你的感受;「想」,是你的思惟;「行」,比較難懂,行是剎那不住,這個生滅的念頭永遠不會停止的,前念滅後念就生,這叫行,念念不住;「識」,是含藏,你所造作的,無論是善法、惡法、無記法,落謝影子含藏在阿賴耶識裡面。佛經上說它是種子,這個東西麻煩!阿賴耶識含藏的種子永遠不會消失,永遠不會消滅,遇到緣它就起作用、就起現行,遇緣就生起現相,我們講的受報。佛經上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阿賴耶識裡含藏的,永遠不會消滅;「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是佛跟我們說出事實真相。如果了解事實真相,這個人決定不會作惡,為什麼?作毫髮之惡,也要自己受諸惡報。我們所造作的不是別人受,是自作自受,要懂這個道理。 
恭錄自《佛說十善業道經》(第16集)
2000/06/15

阿賴耶是從哪裡來的?


阿賴耶是從哪裡來的?阿賴耶叫「藏識」,阿賴耶是梵語,翻成中文意思是藏識,藏就是含藏。藏的什麼東西?諸法,我們現在的話講諸法的印象,佛經的術語叫「諸法落謝種子」,現在人講印象。我們今天從早到晚,這一生生活當中,六根所接觸的境界都有印象,這個印象永遠不會磨滅的。你說:「印象很淺,我記不得了。」是記不得,統統歸檔,阿賴耶識好比是檔案室,全在這個裡面。你造的一切善、一切惡、一切無記,全在這個裡面,永遠不會忘記。佛在經上講,縱然經過百劫千劫,因緣遇會的時候,這個因就是阿賴耶裡面的印象,含藏的種子,遇到緣這個果報就現前。極其微弱的現象,我們自己的第六意識,實在用個「粗心大意」來說它不為過,第六意識是粗心大意。阿賴耶是非常非常微細,微細的念頭造的業,往往第六意識還沒有覺察到,但是檔案室已經存了,已經歸檔。歸檔的速度非常快,都是剎那剎那。

恭錄自《佛說十善業道經》(第14集)
2000/06/13

淨土法門:你有這個心,念佛就與阿彌陀佛相應



我們六道裡頭的眾生雜念太多,沒有辦法斷掉,日夜不停。晚上作夢,夢就是意識裡頭的雜念變現出來的,身體是休息了,第六意識、第七識沒有停過,從來都沒有停過。前五識有短暫的休息,六七八起作用從來不停,沒有停止的。用其他的法門,難,很不容易,念佛這個法門就容易多了,用一念止一切妄念,就跟前面所說的念一佛名換除百千萬億妄想雜念,這是一般大乘教裡面所用的方法。淨宗用一句阿彌陀佛,心裡要是沒有雜念,難,總得有一念,這一念就是念佛,這佛號是萬德洪名,是自己自性的德號,這個好!以這一念換取所有妄想雜念,這就是令眾生即念離念,不知不覺的雜念沒有了,所以說潛通佛智,你自己並不知道。佛智是什麼?是自性本有的智慧,不是從外來的,只要心地清淨平等覺,覺就是佛智。但是心不清淨、不平等那就是障礙,佛智不能現前。我們用念佛的方法,念到清淨心,念到平等心。這個念的時候得加點功夫,加什麼功夫?看一切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無論是善人是惡人,在我心目當中都是阿彌陀佛,我那個心才真正能夠換過來。這是好人,那是壞人,不行,還是分別執著。不但一切人是阿彌陀佛,一切動物也是阿彌陀佛,一切植物、山河大地沒有一樣不是阿彌陀佛,你真換過來了。還有一樣不是阿彌陀佛,不行,你這個念(雜念)沒有換過來。統統換過來,純一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就是自性,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統統是自性現的,自性所生所現,那就是自性。性相不二,這是事實真相,這不是勉強,不是隨便說說的,確實是事實真相,這個就叫念實相。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實相,跟禪宗,跟性宗,跟《華嚴》、《法華》有什麼兩樣!這個道理一定要明白,要不然我們的功夫不得力,這一生念幾十年佛念不好,還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們念佛希望得到什麼?就是希望得到清淨平等覺,就得這個東西,這是性德,這就是明心見性。只要見性,一切法都圓滿了,沒有一絲毫欠缺,所以潛通佛智,暗合道妙。道妙是什麼?無住生心,道妙!巧入無念,沒有想我們要得無念,它自自然然就無念了,就這一句佛號,除這一句佛號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叫無念。你看用這個方法多麼善巧,這功夫成就了,即凡成聖!凡聖一如,凡聖不二,還看到有凡有聖,你沒有成就,沒有入境界,入了境界凡聖沒有了。凡聖從哪來?是分別執著來的,分別執著沒有了,哪來的凡聖!所以遍法界虛空界渾然一體,這真妙,這就是華嚴境界,這就是無上菩提。

淨土法門:其實念佛就是念心

我們修念佛法門的人,要用平等心來念佛,要用平等心待人接物,這是非常重要的原理原則。我們念佛,一心不亂沒達到,連功夫成片都不能成就,原因在哪裡?我們從來不肯用一心、不肯用平等心。用一心,就是真如、就是本覺。我想早一天成佛,希望我成佛這個道路上不要有障礙,要怎樣才能辦到?對人對事對物就用一個真心,就行了。
  對你親愛之人、對你討厭之人、對你的冤家對頭,統統用一個真心,決不用第二個心,那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薩。如果你對待一切人還有分別,這個人對我還不錯,那個人我有點討厭他,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你還是生死凡夫,正是古德所說“喊破喉嚨也枉然”,沒用!
  我們用一心處事、一心待人、一心接物,那就是念佛。真正念佛之人,處事待人接物都用一心,這個一心就是菩提心,換句話說,他用的是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我們念佛人,在生活上都用一心,就是活念、活用。不要死念,死念佛,這佛號念得沒用處,這不能往生。活念、活用,我們現前就生活在覺而不迷的境界裡面。
  所以要曉得,念佛就是念心,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念自己覺而不迷的心、正而不邪的心、淨而不染的心,就是念這個。因為西方極樂世界諸上善人,個個都是覺而不迷、個個都是正而不邪、個個都是淨而不染,這個佛號作用是在此地——把自己的覺正淨給念出來,然後把覺正淨應用在生活上,這些原理原則我們要懂。


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

極樂世界的由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比起阿賴耶,兩個對比,阿賴耶是虛妄,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沒有變化,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夜晚,也就是沒有黑暗,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大地都放光。 這個世...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