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7年1月23日 星期一

信願行懺: 【如何修得清淨心?】

信願行懺: 【如何修得清淨心?】:  真正能夠放下萬緣,你心就清淨了,對這個世間名利、財色名食睡還有貪戀,你的心不會清淨;你要真正放下,你的清淨心會現前。 清淨心得到,真誠、平等都會現前,一個得到了,統統都會得到。 心無所在,如何安心? 這是妄心,這是妄念,真的,妄念也沒有所在。 《楞嚴經》一開端,釋迦牟尼...

2017年1月19日 星期四

淨空老法師:讀經、聽經、念佛是攝心的好方法


「新成之佛,复度眾生。所度眾生,又皆成佛」,成佛之後,又度眾生,所以叫輾轉教授。這樣子一直傳下去,那個數量就不可複計。所以經上才說,「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複計」。在我們現前環境當中,這個事情應該做。真正彌陀弟子,我們要聽話,就不能不做。我自己功夫還不成熟,還不行,有些好的朋友,可以勸他一起來聽經,一起來學佛,這都是阿彌陀佛的意思。經確實看不容易,聽比較容易,聽過幾遍之後再看經就有味道。為什麼?意思懂得了。現在有光盤。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好,「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東西沒有什麼巧妙,就是熟,熟透了自己就有悟處。熟透了是什麼?你功夫深。功夫深的人煩惱輕、智慧長,這一定的道理。煩惱輕、智慧長是要靠功夫,我們能夠一門深入。所以真正想學,我們要聽經,聽一部,你就听《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我這是第十一遍,你聽哪一遍?就听這一遍就行,以前講的不需要去聽,你就听這一遍。愈是最後講的,一定比前面好。這什麼道理?學佛年年有進步,月月有進步,今天講的肯定比昨天圓滿,你就懂得這個道理。就听最近這一部,這一部聽完從頭再聽,就听這一部,真聽上十年你能不開悟?肯定開悟。為什麼?聽經剛才講了,是伏煩惱的一個方法,你不專心聽,你就听不懂,你就漏掉了,一定要專心。這是攝心的一種好方法,絕對大多數人有效。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四十九年講經教學。

如果我們只要念不要聽,當然這種根性有,不是沒有,他能夠專心去讀誦,也能夠念到三昧現前,也能夠大徹大悟,不過人比較少。所以釋迦牟尼佛當年沒有示現這個法門,只念經不講經,他沒有示現這個法門。也沒有開個念佛堂,領導大家去打個佛七,沒有,經上沒有提到過,也沒有帶大家去參禪。佛陀在世唯一的是教學,各人修行是各人自己的事情,佛不管你的,各修各的法門,你願意怎麼修都可以。在理論上、方向上、方法上一個總原則告訴大家,用什麼方法修行都可以。所以八萬四千法門。學習的人還常常在變更,今天用這個方法,明天用那個方法,看哪個方法有效,總是多次的試驗,然後才專搞一門。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有,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也不例外,早就做出種種示現給我們做參考,給我們做榜樣。我們今天所採取的就是讀經、聽經、念佛,這個方法在現前這個時代特別管用。誦經、聽教有一定的時間,念佛就沒有一定的時間,什麼時候都可以。方向目標是一個,斷煩惱,成菩提。斷煩惱就是把煩惱伏住,把煩惱換掉;菩提是什麼?就是清淨平等覺,我們經題上講的。首先要修清淨心,這是第一步,平等是第二步,心不清淨哪來的平等!一切時、一切處覺而不迷。什麼叫不迷?凡是障礙心清淨的都是迷,這個總要懂得。明白之後,所有一切障礙我心地清淨的我都要防範、都要遠離,幫助我心地清淨的我要攝取,要懂這個道理。

輾轉度脫是慈悲心,也是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增廣自己的菩提心、慈悲心。菩提心裡面所講的直心、深心、大悲心,直心是真誠,菩提心之體就是真心;清淨平等覺是自受用身,自受用的心就是深心;大慈大悲是待眾生的,對待一切眾生要慈悲,對待自己要清淨平等覺。這個不能不知道,修的、學的,在日常生活當中用的就是這個。清淨平等覺不要求別人,要求自己。大慈大悲不是自受用,是他受用,是對人的,不是對自己。輾轉度脫就是今天講的弘法利生。弘法利生要懂得因緣,有緣就做,不疲不厭。什麼是緣?他歡喜聽,他能聽得懂,他能接受,這就是緣;他肯發心,他真幹,他緣成熟了。成熟的人多就可以建立道場,成熟的人少,努力結法緣,如果這個地區有二、三百個念佛人就可以建道場。李老師告訴我,剛剛到台灣的時候住在台中,他就用這個方法,到朋友家裡面去講經。以後他把這方法教給我們,星期一在張家講《彌陀經》,星期二在李家講《普門品》,講的不一樣。都喜歡聽的,他就常常跟著他,在哪裡講就到哪裡聽;喜歡聽《彌陀經》,每個星期一次,就專門到他一家。以後確實有二、三百人真想學了,大家湊錢買個地方,台中蓮社就起來了,水到渠成。建個道場去找人那不像話,先有人後有道場建立這是對的,這是順理成章,不費事。所以一定是先有人,先有人的方法就是先到處去講。你在這個地方天天講,天天有進步,會法喜充滿,講上個十年,道場就自然成就。為什麼?大家知道了,大家嚐到佛法的味道,知道佛法的好處,都希望我們這個地方有一個這樣的道場。李老師在台中的法緣就這樣擴張的,愈來愈大。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五二集)2011/6/13 檔名:02-039-0452

應該用什麼心念佛?|《海賢和尚》



用真心

應該用什麼心念佛?
佛希望我們用真心做人,不能用妄心,妄心是生滅心,是輪迴心,用妄心一定不能超越輪迴。所以念佛也要用真心念,一真一切真,用真心念佛,用真心生活,用真心待人接物。

用心不同,結果有什麼差別?如果起心動念都是損人利己、自私自利——這都是六道輪迴里三惡道的因,來生必定生三惡道;如果處處想著如何利益人、如何幫助人、如何成就人,這是善心,用善心生三善道。如果斷惡修善,而不把斷惡修善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彌陀佛,口裡也只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沒有雜言、沒有雜念,用阿彌陀佛的心處事待人接物,沒有不生極樂世界的道理!

絕大多數人念佛是有口無心,所以與佛不相應,這句佛號不會得力。念佛總是要心口相應。要用真心,用誠意,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真誠到極處,就會與佛感應道交。

老德和尚是用真心,別人騙他、捉弄他、欺負他,那些人是用妄心,可老德和尚完全是用真心。別人糟蹋他、侮辱他,他全接受。他見到佛就拜,人家指著牛糞說:“這裡面有佛。”有佛就拜,他就給牛糞磕頭,他心裡就真有佛。一般人看他是個呆子,他真的一點兒也不呆,他完全用真心,所以他得真實利益。
(《海賢和尚》,妙音著,團結出版社,2015 年版)

淨土法門:謂善惡因及禍福果,皆追命根所生處也


經文上講得好,『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這幾句裡頭,「愛欲牢固,故云愛保。貪心深重,故云貪重」,愛保,貪重。身心,「心勞身苦,如是至竟」,一生勞苦,一直到命終。「但所得者,只是獨死獨去,無一隨者」,死了以後一個也帶不去,一樣都帶不走,叫獨死獨去,都是講的事實真相。「《嘉祥疏》曰:無一隨者,神識孤遊戲,財留在自界」,也就是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兩句話要記住,真話,常常看,常常想著,人到最後決定是獨死獨去,無一隨者,沒有人隨你的。嘉祥大師說得好,財留在自界,自界是自己現在這個地球,你的財物都留在地球上。神識孤遊戲,我們今天見聞覺知是神識,眼能看、耳能聽,六根起的作用。孤是孤單,沒有人陪你,神識孤遊戲。你一生所想求的、所貪的、所擁有的,一樣都帶不走,留在這個世間,唯有業隨身,佛門裡頭有兩句話,「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這兩句知道的人很多,但是這兩句話,被我們這些業障深重的人,雖然會念,雖然很清楚,但是沒有警覺到,還是不斷造惡業,還是追求貪欲,搞貪瞋痴。這兩句話真正搞明白了,是什麼樣子?萬緣放下,徹底放下了,對這個世間一切不再去追求了,不想再擁有了,得大自在。為什麼?這兩句話是看破。這一段經文跟黃老居士的註解都是屬於看破,真看破之後放下了,放下就得自在,放下就能隨緣,放下就不再造業了。應該每天干什麼?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就對了,完全對了。
  「生平所作善惡之業,及所感福禍之果,則不相捨離」。你天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都是造業,不是善業就是惡業。一般人惡業多、善業少,學傳統文化、學佛的人,善業多、惡業少,都在不斷。所以所感福禍之果不相捨離,真的不是假的,每天就乾這個,天天都有因,天天都有果。所以經上講『追命所生』,它追逐你。義寂大師說:「謂善惡因及禍福果,皆追命根所生處也」。「追」是追隨、追逐。
  「於是後世」,『或在樂處、或入苦毒』,「樂處者,三善道」,天道、人道、阿修羅道,這樂處。「苦毒者,三惡道」,畜生、餓鬼、地獄,無法避免。底下說明了,「苦者痛苦,毒者毒禍」,形容什麼?「痛苦之極,故云苦毒」,經上講的句句是實話。換句話說,我們把它做個總結,人的一生,把它縮短到一天,從早到晚,意思就是從我們出生到我們死亡離開這個身體,全是業報。這一生當中,造善業,心生歡喜;造惡業,心生煩惱。一定要知道,起心動念已經在造業了,叫意業。業分三大類,身體造作的叫身業,口裡面的言語叫口業,起心動念叫意業,身語意,或者叫身口意三業。無始劫以來,我們出不了六道輪迴,生生世世不是在三惡道就是在三善道。那我們想一想,不想多,想一天,今天一天,我們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是善語多還是惡語多?身體動作,善行多還是惡行多?我們今天一天的禍福,延到明天,今天是現前,明天是後,到明天,從早到晚,這又一天過去了,一天復一天,一年復一年,人生在世就是玩這個把戲,不好玩,很苦。
  誰能救我們?佛菩薩能救。佛菩薩教導我們,苦,離苦得樂,離苦要離究竟苦。究竟苦是什麼?輪迴,六道十法界,究竟苦。究竟樂是什麼?很簡單,究竟樂就是極樂世界,為什麼?極樂世界沒苦。為什麼沒有苦?它沒有苦因,往生到極樂世界,得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加持,起心動念善、言語善、行為善,它是究竟善,我們講純善,所以它的果報是極樂。那個地方,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不但沒有苦的業,果沒有,連苦的名稱感覺都沒有,叫離究竟苦,我們得乾​​這個事情,這個救度眾生叫徹底救度了。今天我們幫助全世界人離苦得樂是短暫的,所以沒有幫助人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大,那是幫助他得究竟樂、離究竟苦。
  我們為什麼要學佛?就為這個,但是我們每天不能不工作。不工作,活在這個世間幹什麼?是有工作的。這個工作一定要利益眾生,決定不要想到利益自己,利益自己是罪是苦,利益眾生是樂。不管做成做不成都樂,做成了,快樂;做不成了,眾生沒福。遇到障礙,不是我不做,是眾生沒福報,所以對自己來講還是樂,不為自己就好,念念不要把眾生忘掉,像諸佛菩薩一樣。諸佛菩薩只有一個念頭,幫助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罪苦眾生離苦得樂,他不是一個地球,不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他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眾生。我們要發這個心,這心量多大,心量愈大愈快樂,愈小愈痛苦。

淨空法師:妄語有十罪,要很認真的多念幾遍!


淨土大經科注(第四回)(第418集-1)2017/1/18首播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檔名:02-041-0418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注》第九百五十三頁倒數第四行,從當中看起,「又《大乘義章》云」,從這看起:

  「又《大乘義章》云:言乖彼此,謂之為兩。兩朋之言依於舌,故曰兩舌」。這個容易懂,解釋什麼叫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這下面接著又說,「是謂煽動離間,搬弄是非也」。這個罪要看它的影響來定,大的影響是無間地獄。挑撥兩個國家戰爭,這個重,死傷多少人,兩舌的人要負這個因果責任。這些事真是很缺德,最好要嚴格的遵守,絕不干這個事情。凡是撥弄是非,挑撥離間,都是自己圖一點小利,不知道這個小利將來的果報很可怕,三途果報,嚴重是無間地獄,一定要謹慎小心。

  「惡口者,新譯為粗惡語」。說話很難聽,叫人聽了感到討厭。「《法界次第》曰:惡言加彼,令他受惱,名為惡口。」讓聽的人生煩惱,不喜歡聽,這叫惡言,惡口。「又《大乘義章七》云:言辭粗野,目之為惡」,不善。「惡從口生,故名惡口。是謂以惱他之心,出粗惡之言」,我們講說話很難聽,「令人受惱,名惡口也」。一般我們講的罵人,不但對方不喜歡聽,旁邊的人聽到了也不喜歡。

  「妄言即妄語,新譯虛誑語」。前面有批註,妄語。「又如《梵網》云:不見言見,見言不見。如是違心不實之言,即妄語也」。妄語是欺騙人,跟事實真相完全相違背。

  「綺語者,新譯為雜穢語,《俱舍論》云: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穢語」。綺語,綺是個比喻,綢緞的,稱之為綺,聽起來好像還很好聽,但是裡面的內容是欺騙人,不是善意,是惡意。「又《無量壽經箋注》云:綺語,一切含淫意不正之言詞也。後世騷人積習,多喜以美人香草寓言。凡涉於閨閣者,皆謂之綺語。」這個意思很明顯,甚至於在古人詩詞歌賦裡面都有,《箋注》裡頭,有一句說得非常好,一切含有淫意不正當的言詞,這叫綺語。「又《十業道章》云:說染言詞,名雜穢語。若不染心,綺飾文辭,歌贊實德,非不善也。」這個補充說明說得好,意思說得好。綺飾文辭,我們講文章的潤色,歌贊真實的德行,不是虛妄的,這個不能說它不善。言語裡頭,我們要把它分別清楚,哪些該說的要說,該讚歎的要讚歎。如果他是虛偽的,不是真實的德行,我們可以默而不言,我們不批評他,也不讚歎他,這就對了。歌贊實德好,這個不是綺語。

  望西大師說:「凡此妄語,世人喜犯,不顧來報。如南山雲」,南山就是律宗的祖師道宣,這是中國律宗的初祖,「此戒人多喜犯,良由妄業熏積,識種尤多,故隨塵境,動便虛構」。這幾句話我們要多念幾遍,對我們修學很有好處。綺語很容易犯,包括虛而不實的恭維,我們講巴結人的語言,討好的語言,都屬於這些。所以綺語人很容易犯,而且人多喜歡犯,就是不恰當的虛偽恭敬,讓一般沒有深入了解的人產生誤會。它的反面就是毀謗,就是兩舌。這是兩舌的反面,它不是撥弄是非,它是不恰當的讚嘆,不恰當的恭維,這一類的。所以道宣律師說得好,這什麼原因?妄業熏積,阿賴耶識裡面受熏習的種子很多,所以很容易它就跑出來。動,這個動就是在言語上他就虛構,說一些不實在的,討好別人的,巴結人的,讓人心生歡喜。這都是不應該的。「繼云:又行基菩薩云:口虎害人,舌劍斷命。如口如鼻,死後無咎。令人之口如鼻之無言,免生過咎」。口虎,言語有時候像虎狼一樣害人,所以把舌比喻作劍,甚至要人命,那就是冤屈了別人。特別是這個人是好人,有人說他是壞人,你也在指責他,沒錯,他是個壞人,你給他作證,那這就是舌劍斷命,要背殺人因果的責任,偽證。自己沒有搞清楚不說話,真正搞清楚了你再說,這就對了。口舌真造業,身三業,意三業,語言是四種:妄語、兩舌、綺語、惡口,最容易犯的是言語,因言語而墮落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我們自己在言談當中,要時常小心謹慎。底下這句話說得好,這是黃念老說的,令人之口像鼻一樣,鼻不會說話,好!口會說話,免生過咎。

  「如《智度論》云:如佛說,妄語有十罪」。
《智度論》上這十罪要很認真的多念幾遍。哪十種?
「一、口氣臭
二、善神遠之,非人得便」
           善神遠離你,非人是惡鬼、邪魔外道,他得便,你不知不覺跟他走了,這就錯了。
「三、雖有實語,人不信受
四、智人謀議,常不參預」有智慧的人在一起談話,他常常遇不到。
「五、常被誹謗,醜惡之聲週聞天下」。
         有許多人毀謗你,批評你,這種毀謗、批評有時候過分了,醜惡之聲週聞天下。
「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你說話人家不相信你,你教別人人家不聽你的。
「七、常多憂愁」。
「八、種誹謗業因緣」。這底下三樁事情,毀謗的業,毀謗的因,毀謗的緣,這麻煩大了。
「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大小地獄很多。
「十、若出為人,常被誹謗」。脫離地獄到人道來,常常被別人毀謗。

「可見妄語之惡業,廣生過咎。死墮地獄,慎莫輕忽」。造業重,不是輕罪。說話,說話之先最好先過濾一下,想想這句話當不當說,應不應該說,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這個影響是善還是惡。許許多多經論講到十惡業,都是按照身、口、意的排列順序,唯獨佛在《無量壽經》,把口業擺在第一,這是什麼意思?淨業三福第一個,口業清淨,然後才講身、意,意思很深。

  「憎嫉善人」。對真正有德行的人,有修養的人,有道德的人,有智慧的人,心生嫉妒。傲慢帶來的,不能看到別人超過自己。根是什麼?根是從小就學會競爭,看到別人比我好,我總要超越他,不能讓他在我之上,不能讓他在我之前。這個罪業很重。 

破“我執” ▏斬釘截鐵,嚼鐵咬釘,要透!


把我們的“我執”淡化了,你才能夠隨順眾生。但在隨順眾生當中又不迷,不是就跟著眾生跑了,那又不行。所以首先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知見,就是超群拔俗的知見。然後把這個知見給落實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待人處事接物,第一個就是破“我執”。

出家人好,在團體當中練,在團體裡頭破我執容易。你一個人在家裡,你有什麼我執,你還不知道,它露不出來。你跟大家一生活,住在一個寮房,每天都一起共修、出坡、共事,在一起生活,一天到晚、一年到頭都在一起,這就難免有摩擦。這一摩擦,那你就得反省自己,為什麼我會跟人家起摩擦?有對立。縱然我不想跟他對立,是他願意跟我對立,那也是我有問題了。

一切反求諸己,修己以謙敬,反省自己到底在哪裡出現問題,這個我慢習氣在哪表現出來,然後去修正,這是真修。

在這個僧團裡頭,就把自己的那些煩惱習氣,這些棱棱角角就磨得圓圓的。所以磨久了,老修行了,真的就是一切都圓融。所以僧團是修行的好處所。

過去廣化律師發願,他不住茅蓬。住茅蓬舒服,一個人。現在的茅蓬,都不跟以前的茅棚一樣了。現在的茅蓬都是現代化的,像我們搭個板房,裡頭可以五星級裝修,一個人住好舒服。你要在團體裡頭,那你就得要遷就他人,那就得放下自己,這才是真修。所以廣化律師發願,他就是在僧團裡頭,在大眾當中,就能夠很快速的淘汰掉自己的這些傲慢習氣。

印光大師:如何念佛才有效?

念佛之人,當恭敬至誠,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縱不能完全了無妄念,然亦不至過甚。多有隻圖快圖多,隨口滑讀,故無效也。若能攝心,方可謂為真念佛人。
  大勢至菩薩,以如子憶母為喻。子心中只念其母,其餘之境,皆非己心中事,故能感應道交。又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即三昧也)斯為第一。所言心,口,耳悉令清楚者,即都攝六根之法則也。(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心口念而耳聽,眼鼻決不至向外馳求,身亦不至倨傲放肆。
  今人念佛,多多都是不肯認真,故無效耳。又不念佛時,妄想雖多,無由而知。非不念時無妄想也。譬如屋中虛空,縱極好的眼,也看不見有灰塵。若窗縫中照來一線之太陽光,則見光中之灰塵,飛上飛下,了無止息。而光未到處,仍然不見有灰塵。是知念佛時,覺得有妄想,還是念佛的好處。不念佛時,完全在妄想窠裡,故不知也。
  又念佛一法,要緊在有真信,切願。有真信,切願,縱未到一心不亂,亦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若無信,願,縱能心無妄念,亦只是人天福報。以與佛不相應故,固當注重於信願求生西方也。
 真有信,願,妄當自已。倘平日有過頭妄想,欲得神通,得名譽,得緣法,得道等。如是完全以妄想為自己本心,越精進勇猛,此種妄想,越多越大。若不覺照,永息此妄,則後來還會著魔發狂,豈但妄想而已乎,固宜汲汲息此過頭妄想也。
  做功課,當依功課章程。念佛歸位,有加釋迦,藥師二佛者,亦無礙。論理,未念之前禮佛,則係釋迦佛也。世人多以人情為事,人無不求消災延壽者,故加念藥師佛。實則阿彌陀佛,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威神功德,悉皆齊等,非念阿彌陀佛,不能消災延壽也。

淨空老法師:修行有個巧法。。這個很好!


   怎樣造成障礙?你把什麼東西都放在心上,這個麻煩大!障礙不是從外來的,是你自作自受。大乘法教我們把障礙丟掉,就是說一切法決定不要放在心上。為什麼?它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幹什麼?你心上本來沒有,你一定要記住。你記住心裡頭本來沒有,心是空的、心是寂靜的,你就永遠保持空、保持寂靜,那你就是諸佛如來。

       心裡面放上倫理道德,你是個善人;心裡放上貪瞋痴慢疑,你是個惡人,善人惡人都出不了六道輪迴,全都錯了。無論是善是惡,都別放在心上,難,不容易!念佛有個巧辦法,善惡全放下,只放阿彌陀佛,只把阿彌陀佛請到心裡來,心裡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個辦法好!

       你要記住心裡有善,三善道往生;心裡要有不善,就三惡道往生,六道輪迴無量無邊劫都搞不完,太苦了。這一生有機會遇到淨土,只要我們把那個善跟惡換成阿彌陀佛,把善惡清除、放下,把阿彌陀佛請進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一不是阿彌陀佛,這就是決定往生。往生,一生當中決定成佛,你就圓滿了,不要再搞別的,死心塌地抱住一句阿彌陀佛,你就成功了。

      生死疲勞,來生比這生一定更苦!

       現在的人,為五欲六塵所障,煩惱習氣太重,面對外界的誘惑,天天在造業,天天在搞輪迴。世間人的煩惱、無明、邪見無量無邊,招來生生世世生死輪迴的果報,佛經裡面常講“生死疲勞”,沒休息的,非常苦,來生比這生一定更苦!

       世間人迷惑顛倒,把“名利”這兩個字看得太重,起心動念都是名聞利養、貪嗔癡慢;可是要曉得,只要有這個意念、有這種行為,沒有不墮惡道的。墮三惡道容易,出三惡道很難!《因果輪迴錄》裡面,印光大師講,在前清的時候有人殺豬,豬身上有“曹操六世身”這幾個字,這說明那隻豬是曹操第六次變豬身,而且不知道還要變多少次!

       畜生愚癡,在畜生道愈久就愈愚癡!當年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祇樹給孤獨園有一個工程,工地旁邊有一窩螞蟻,彿看了笑笑,弟子們就問佛,為什麼看了這些螞蟻發笑?佛說,這些螞蟻很愚癡,七尊佛出世,它還沒有脫離螞蟻身。我們不說多,說一尊佛出世,三大阿僧祇劫;七尊佛出世,二十一大阿僧祇劫,它還作螞蟻,你說這時間多長!

       不是說螞蟻有那麼長的壽命,而是螞蟻死了之後,還墮螞蟻身,生生世世都做螞蟻,為什麼會這樣?它前世造不善業,墮畜生道投胎作螞蟻,今生不曉得能換個身體,愚癡。我們今天這個世間,眾生很可憐,為什麼?墮落惡道的機會太多,非常苦!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接受聖賢教育,在一生當中,起心動念說是不墮惡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淨空老法師:念佛念到什麼程度才能滅罪?


譬如貪污,貪污了一百萬,我做八十萬的好事情,你還得二十萬的便宜,還是要墮地獄。世間人承認你大善人也不行。你這個罪過沒有法子消滅,不要以為經上講的念一聲阿彌陀佛,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那我這一點罪,念幾聲不都滅掉了嗎?結果還是滅不掉的。那個滅罪,剛才講過了,要念到一心不亂才能滅罪,一心不亂是心地干乾淨淨,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了。

  業障有沒有消除,自己知道,不要問別人,業障消除那個現象,就是你的妄念少、煩惱少,心情愉快,法喜充滿。學佛學了很久,愈學煩惱愈多,不但業障沒有消掉,業障愈增長,這絕對不是說佛法不好,是你自己學錯了,你學得不如法,如果如法決定消業障。為什麼別人學佛能消業障,我學業障消不了?所以自己一定要慚愧,一定要反省,要改過自新,重新學起,這才能達到效果。

 尤其是淨土法門見效最快,你認真修學,三個月就變樣子,半年,你自己決定可以覺察得出來,你天天在進步,那個境界年年不同、月月不同。縱然是一天一天你覺察不出來,可是一個月一個月比較的時候,非常明顯的覺察出來;功夫再進一步,那真是每一星期都不一樣。這個時候確實就得法喜了,所謂法喜充滿,得輕安,得法喜!由此可知,這讀經之重要。

  選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一四0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

極樂世界的由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比起阿賴耶,兩個對比,阿賴耶是虛妄,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沒有變化,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夜晚,也就是沒有黑暗,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大地都放光。 這個世...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