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1月30日 星期六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一、慈悲為本,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有慈悲心的人,才能普度眾生,才能成佛;佛說,自作善惡,自受其報。一念慈悲即是天堂,一念噁心即陷地獄;心存善念,即是福源:多行善事,必得善緣,懷慈悲行善,人安心安。

二、諸惡莫作,無噁心安
佛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惡人雖能一時得志,但罪惡會陪伴他的一生,還要受到自己良心的責罰和別人的責罰,這便是惡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做了虧心事,自然心難安穩,佛說,不必非要把惡事做出來才是惡,只要起心起惡也是惡,無愧于心,心自安。

三、放下諸多事,心中自然安
佛說,放下才能得到解脫。困擾我們的是我們的心靈,而不是當下的生活,如果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生活中的一切,就會祛除心中的雜念,享受一種自在安寧的人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斷的得到,不斷的失去,無論得到還是失去都應坦然接受,不要以得到為喜,更不要以失去為悲,記住:放下諸多事,心中自然安。
四、無求則無敵,無敵則心安
佛說,是你的,終歸是你的;不是你的,你怎麼都得不到。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太多的奢求,沒有的總想有,得到的還盼望,最後是索求的越多所得的越少,懷有一種無欲無求的心態,就不會為物質所累,也不會在現實生活中與人紛爭,樹立敵人,當一個人放下一切私慾時,就會達到“無求則無敵,無敵則心安”的境界。

五、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
佛說,平常心是道,道不用修,但莫污染。平常心即是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凡塵俗世間,若萬事以平常心去對待,就會達到這樣的境界;無事時,心能澄然;有事時,心能斷然;得意時,心能淡然;失意時,心能泰然。平常心並不是要人不思進取,坐以待斃。世事無常,在各種磨難面前,在各種誘惑面前,我們都不要屈服,在物慾橫流的世界中保持一顆平常心,用平常心看待世間萬物,自會獲得心靈的安穩。

六、超然灑脫,豁達心安
佛說,超然是豁達,也是一種理解,一種尊重,一種激勵,更是一盞智慧的燈,它輕易地就能照亮千年煩惱的暗室,超然所展現的不是小聰明,而是大智慧,是大徹大悟-洞悉過去、現在和未來。只有超然了,方可以坦蕩了,可以無拘無束了,更加無塵無染了,更加安然自在了,當然,超然並不是無原則地放縱。佛說,要用超然之心,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活在凡塵俗世要看得開,放得下,悟得透,握得住,才能超然灑脫,才能豁然心安。

七、寬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
佛說,寬恕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是一種福分,別人的傷害如果是滿滿一杯的苦水,你心如是那杯,雖能容之,卻會讓你滿心痛苦;你心如是那盆,痛苦便不再滿心;你心如是那佛,如是那海,苦便不再是苦,而是一種超度,用寬容與胸懷超度了苦,化成了甘。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做人要有寬容之心,要有度量,寬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
八、常懷感恩情,心中自然安
佛說,感恩是一種善行,我們要感恩一切善待自己的人,感恩世間萬物,並且要知恩圖報,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大智慧,一個人只有心懷感恩,才會懂得珍惜,懂得尊重,懂得付出,才會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常懷感恩之情,必得善念之恩澤,心境自然安寧。

九、看透釋然,自在心安
佛說,看透才能獲自在,得解脫;人生說起來或許真的很沉重,成敗,榮辱,福禍,得失……面對挫折和苦難,一路生活,一路坎坷;若將自己沉緬於悲憂低落的圈套中,再美麗的生活也會黯然失色,在紛紛擾擾的塵世間,心靈當似高山不動,在滾滾的紅塵中要有一雙看透塵世慧眼。把一些事看開看透,就會釋然,就會平撫浮躁,心自然就得安寧。

十、隨緣而行,隨遇而安
佛說,若想讓心安寧,就要一切隨緣而行,隨遇而安;隨緣不是得過且過,因循苟且,而是盡人事,聽天命,“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懟、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遇,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

極樂世界的由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比起阿賴耶,兩個對比,阿賴耶是虛妄,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沒有變化,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夜晚,也就是沒有黑暗,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大地都放光。 這個世...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