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1月14日 星期四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善導大師細判:要門、弘願
  淨土門的行法不僅僅如此,道綽大師的分判可以講是比較明朗了,但是,還有的人會執著自己原來修持的法門,難以一下子契入彌陀的本願、專修念佛。那麼,就加一個臺階,好像原來的臺階太高了一點,一步跨不上來。
  祖師分判教法的目的,是要決擇哪種教法適合我們的根機,而為我們選擇修行的法門。

  善導大師就根據《觀經》的教義,把淨土門分成兩類,這樣就很容易上來。好像一個高的台坎兒,中間墊了一截。墊一截,就容易上來了。
  其中第一個叫「要門」。「要」是重要的意思。這個要門,是指諸善萬行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比如說你原來是修禪的,你就以禪定回向求生極樂;你原來是持戒的,「就以我持戒的功德回向求生極樂」;「原來我是學教理的,那就以我讀誦大乘的功德回向求生極樂」,這種種的修行法門,回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善導大師的教判思想當中,就有一個安立──這個稱為「要門」。
  這樣有幾個好處呢?第一,對於原來修學各宗各派的人,有一個攝受的門徑。你原來學什麼,可以不改變你的方法,「我覺得習禪難以開悟,我想往生,可是,我還放不下禪修的方法……」哎!可以!你可以就地回向求生極樂。哎,這樣順便就導入淨土門。
除此之外,願意在此土、在娑婆堪忍世界,「我證悟,得阿羅漢果位、得無生法忍果位,甚至生生修行,發大菩提心,不求往生淨土」,這個稱為聖道門。
 那麼,只要你把你原來所修的功德回向求生淨土,那通通都入淨土門了。

所以,這個要門的施設,它有對內和對外兩種殊勝的意義:對外,對淨土門以外修學各宗各派教法的,可以讓他方便進入淨土門,「你原地修行,回向求生就可以」;對內,已經修行淨土門、求生淨土的,「讓你更升一個臺階,直接來專修念佛」,得到往生「正定之業」。

不要執著這一點,說:「哎呀,單單念佛就可以到極樂世界啊?哪那麼簡單?不這樣就不可以啊?」這樣是執著要門,而廢捨了弘願,這是錯誤的。
  善導大師對於要門和弘願,主要有兩段文,都在《觀經疏》當中,一段是在《觀經疏·玄義分》,開宗明義,在「序題門」。〈玄義分〉分成七門(大家對《觀經疏》可能不太熟悉),其中第一叫「序題門」,「序」就是次序的序,就像我們經文前面都有「證信序」這個序;「題」就是題目的題。「序題門」是要講解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講述這一部《觀經》、《觀經》的緣起如何、《觀經》的主題內容是什麼,這叫「序題門」。在最前面,善導大師就分判出有要門與弘願。
阿難問釋迦佛說:「云何名此經?此法之要,云何受持?」然後釋迦牟尼佛回答。善導大師作了一個結論性的解釋,說明:講解這麼多的法門,是要引導大家進入專稱彌陀名號──第二段文叫做「要弘廢立」。
  這兩個名詞,我再重複一遍,第一段文叫做「要弘分判」,就是分判要門和弘願,有這兩門,「要弘分判」。

我們善導大師解釋的淨土教法當中,就有要、弘這兩種,最後要突出弘願,歸到一真──真實的六字名號。


為何要開淨土法門?


但以垢障覆深,淨體無由顯照。

  雖然我們有清淨的心體,本來具足一切功德,但是我們是罪業凡夫,罪障垢深,我們罪業很重,這個「垢」,就是垢染、煩惱深重,這樣,我們本來所具足光明顯耀的清淨本體不能顯發出來。所以:

故使大悲隱於西化,驚入火宅之門。     
依心起於勝行,門餘八萬四千;
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

「依心起於勝行」:就是說講了這麼多,不管天臺、華嚴,四時教,各種教法,它一個總的原則叫「依心起行」。依什麼心呢?依菩提心;起什麼行呢?起菩薩行。不管是大乘空觀,還是種種的福業,修福修智都是從我們的心出發。如果我們妄心用事,當然行不能成就。依菩提心願,而起殊勝的菩提行──六度萬行,這叫「依心起於勝行」,聖道法門的修行都是如此,跟淨土法門有區別的。
「門餘八萬四千」:這樣的法門有多少呢?有八萬四千,很多,一切法門都在這之內。
「漸頓則各稱所宜」: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六度萬行,大乘教法有漸法、有頓法。「漸」、「頓」,按照眾生的根機,世尊跟你講,只要符合你的根機,「各稱所宜」,「哎,符合我的根機了」,這樣就怎麼樣?
「隨緣者則皆蒙解脫」:「隨緣」不是我們講的隨便,不是,「緣」是機緣,「隨緣」就是說:隨順眾生的根機,只要你相應了──「隨緣者」,順了你的根機的人,漸法也可以解脫,頓法也可以解脫,你都可以出三界、證無生法忍。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
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

  雖然世尊有無量智慧,「這個法門不行,我可以用另外一個法門來利益他」,「教益」,用教法來利益眾生,用多種多樣的教法,「多門」,八萬四千法門來利益眾生。世尊大悲,辯才無礙,講說種種教法來利益眾生,但是,還是不能滿他的本願,不能滿他的出世本懷,還是不能把所有業障深重的眾生都度脫完,所以,底下說:
  「凡惑無由遍攬」:「凡」就是凡夫;「惑」就是有無明惑障,這樣的罪業凡夫;「遍」就是一個不漏地;「攬」就是把他拉來,好像媽媽抱孩子抱在懷中一樣。釋迦佛雖然廣開八萬四千法門,也只是度了一部份隨順他根機和機緣的;那些難以開悟的、劣根、鈍根、業障深重的,這八萬四千法門就有所遺漏了,不能把他們通通攝取過來,這樣才有必要講淨土法門。
  所以,下面就要說淨土法門,要開顯出來。那麼,就知道:淨土法門是被聖道種種修行法門所遺漏的根機。

之所以要講淨土法門,是因為這些法門我們都修不了。我們這根機修不了的眾生,才為我們開淨土法門。
  所以,大家要明白:淨土法門是為那些八萬四千法門都修行不能成就、「取悟之者難明」的人而開顯的。

韋提致請
  但是,講淨土法門要有機緣。底下就講機緣了:遇因韋提致請,
  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廣開要門與別意弘願
然娑婆化主,(「釋迦牟尼佛。」)
  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這裏講的,實在有一點難,因為大家對這些文詞有些陌生。大家現在是淨土宗大學班的學員(所以給自己鼓勵鼓勵),再覺得難,能夠在這裏聽就很好,很難得!文字其實還是不深的。
  「安樂能人,顯彰」:「顯」,原來隱沒了,把它顯明,叫做「顯」;「彰」,原來有東西蓋住了,把它掀開,叫做「彰」。「顯彰」就是:「安樂能人」──阿彌陀佛把這個掀開,顯明出來、彰顯出來。
  「顯彰別意之弘願」:有一種特別的義理,有一種特別的意味,這叫「別意」,跟一般的教法有差別。所以,我們印光大師說:「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印光大師也是有傳承的,他不能自己隨便講。特別在哪裡?就特別在「別意之弘願」。「弘願」,它的佛意跟我們一般所想的不一樣,它特別,叫「別意之弘願」。「弘願」就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總體講是四十八願,特別說明就是第十八願。所以,這個叫「別意之弘願」。

釋尊、彌陀共同宣說《觀經》:要門入弘願


所以,這一部《觀經》,它的主人翁,第一步,面上來說是釋迦牟尼佛,應韋提希夫人的請求來講《觀經》;但是,背後還有一個依靠,就是阿彌陀佛。所以,這部《觀經》可以講有兩尊佛在講,釋迦牟尼佛在表面上講,阿彌陀佛在背後講,所以講「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他不是在表面,他在背後做一個底靠,整部《觀經》到最後桶底脫落、和盤托出的時候,釋迦牟尼佛所講的佛意跟阿彌陀佛的本願,二者結合在一塊兒。
  所以,這部《觀經》有兩尊佛在講:

更深的一層內容,就是阿彌陀佛在講解,他講解的是彌陀的弘願,「別意之弘願」。
  這個思想只有彌陀化身的善導大師才解釋得出來,所有其他的善知識、法師解釋的《觀經》,沒有解釋到這一層,這就是善導大師超勝的地方、「楷定古今」的地方、能夠作為標準的地方。
要門:定散二門
其要門者。
 善導大師底下又解釋了:什麼叫「要門」呢?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定即息慮以凝心;
  什麼叫「定」呢?「息慮」,把我們種種的妄想雜念,把它止息,叫「息慮」。「息慮凝心」,你妄想雜念止息了,心就凝止了、凝定了,就好像寒潭止水,像一個深潭,水波瀾不驚,凝定,這個就叫做「息慮凝心」,這個就叫做「定」的法門。
 
什麼叫散門呢?散即廢惡以修善。回斯二行,求願往生也。

有,不好意思講,沒關係!以前有,有就有,「我就是這樣的」,比如說讀誦大乘,我讀誦《金剛經》、《法華經》、《心經》,我誦這個咒、那個咒,把這些回向求生極樂,這個就是要門當中的散善門;我在這裏禪定、止觀,我回向求生極樂,這個是要門當中的定善門。不管是定善、散善,都在要門當中。這個是釋迦佛所講的,要門歸釋迦佛所講。


弘願:乘彌陀大願業力往生

言弘願者,如《大經》說:因為《大經》是根本。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這段話就是對弘願的解釋,很重要。也就是來解釋第十八願,說: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如果以弘願門來講,不限在定善,不限在散善,定善凡夫也好,散善凡夫也好,也包括惡人。

那麼弘願,說「一切善惡凡夫」,結論是什麼呢?「得生者」,能夠往生的話,「者」是一個提醒詞,這裏講「得生」,就是給一個肯定的名詞,就是說「能夠往生」,不光是善凡夫能夠往生,惡凡夫也能往生;不光是平時遇到佛法的惡凡夫能往生;就是一輩子造惡、沒有遇到佛法、到了臨終才遇到佛法的惡凡夫,也能往生。所以講「一切善惡凡夫得生」。這裏的「一切善惡凡夫」就是指《觀經》裏面講的「九品善惡」。「九品」代表所有一切眾生,一切凡夫都可以往生。
  原理在哪裡呢?


淨土門內的細判

  一門是要門;另外一門是弘願。要門是釋迦牟尼佛講的;弘願是阿彌陀佛的意願。

你看,這個口氣很大呀!要對過去和當時的各種觀點做一個決斷,要為淨土法門樹立一個標準。這當然不是個小事了,是一個大事。所以,他請求諸佛來證明。
  講完這個話,善導大師就每天念《阿彌陀經》三遍、念阿彌陀佛三萬聲(他念佛當然定功很深了)。當夜就見到極樂世界種種景象,見到雜色寶山放出光明,諸佛菩薩或坐或立,或語或默。

這位聖僧是誰呢?就是阿彌陀佛。

  整個《觀經疏》完畢之後,善導大師又發了一個願:「這部《觀經疏》如果符合諸佛的旨意、彌陀的本意,希望再次得到瑞相和證明。」發願之後,還是念《阿彌陀經》、念佛──沒有寫之前,請諸佛來加持、證明;寫完之後,再請諸佛給予印證和肯定。

一字一句不得加減
 此義已請證定竟。
 欲寫者,一如經法。
    一字一句,不得加減。


回顧:要門與弘願
 「要弘分判文」:
  依心起於勝行,
  門餘八萬四千,
  漸頓則各稱所宜,
  隨緣者則皆蒙解脫。

  這一段是指八萬四千通途法門對眾生的利益。
  然,眾生障重,
  取悟之者難明,
  雖可教益多門,
  凡惑無由遍攬。


我今樂欲往生安樂,

下面:
然娑婆化主,釋迦牟尼佛。
因其請故, 即廣開淨土之要門。

  樂能人,
  顯彰別意之弘願。

  《觀經》就包含兩種:要門與弘願,就有兩尊佛、兩個法門、兩種開顯的方式。

  下面解釋: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
  
「要門」就是《觀經》講的定善和散善,包括這兩種行持。

  什麼是「定」呢?定即息慮以凝心。   止息我們的思慮,凝定我們的心水,息慮凝心。   
       什麼是「散」呢?  散即廢惡以修善。         回斯二行,求願往生。
  所以,如果大家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念佛念佛,我想讓心裏安靜一點,我要不起妄念,我要凝定心水,我要這樣才能往生……」,你這個不在弘願,你這個屬於要門裏面的定善,你把念佛當做定善在修。

言弘願者, 如《大經》說:
《無量壽經》的宗旨,四十八願的根本──

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凡夫得以往生,不是靠我們定善、散善的力量:
定善力和散善力都很小、都很微弱,靠「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以這個作為增上強緣,得以往生淨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

極樂世界的由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比起阿賴耶,兩個對比,阿賴耶是虛妄,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沒有變化,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夜晚,也就是沒有黑暗,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大地都放光。 這個世...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