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9月9日 星期三

佛學中的修心之學處的真正意義


【諸瑜伽攝一】
  “瑜伽”是指日常的言行舉止、所作所為,“攝一”就是全部歸攝於利他的菩提心當中。
  【我們還應當修學令修心之法不但不退失,而且要不斷增長的方法。所謂“諸瑜伽歸一”的意思,就是指修心者在修持包括飲食、穿衣等等在內的所有瑜伽中,都要以利益其他眾生的念頭攝持。

 以前沒有生起菩提心的話,應想盡一切辦法使它生起,生起以後,不僅要讓它不退失,還要通過各種方法使它增長。怎麼增長呢?就是“諸瑜伽攝一”,即在平時的行住坐臥中,所有的威儀都要有利益眾生的念頭。無論是穿衣、吃飯,還是走路、睡覺,甚至包括上廁所,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行為,都要以利益眾生的菩提心來攝持。比如說,早上起來,洗臉時應該想:“當願眾生,得淨法門,永無垢染”,吃飯時想:“當願眾生,禪悅為食,法喜充滿”……平時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首先想到的就是利益眾生。
  然而,現在大多數人恰恰相反,無論遇到什麼事情,第一個想到的絕不是眾生而是“我”,例如“今天我要出門辦事,請上師加持我順利”、“我在路上時,請保佑我不要出車禍”……這就是大多數人最不好的一個習氣毛病,做任何事情都是自私自利的發心,這對於修行人來說,是非常不應理的。所以,我們必須要改變原有的習慣,一切威儀都以菩提心來攝持。當然,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往往記不得發心,或者在做事過程中把利他的心忘了,這些情況比較常見,但若能以正知正念長期串習的話,最後所有的行為都會不離菩提心的。

真正具有菩提心的高僧大德,無論處於什麼環境和地位,都不會捨棄利他的菩提心。比如,當他被眾人恭敬讚歎時,不會認為我是多麼了不起;當他貧窮困苦,甚至被關在監獄裡時,也不會考慮個人的安危,考慮的只是眾生的利益,願自己所受的苦可以代替一切眾生的苦,而且在監獄裡還為眾生傳法,開示取捨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在整個世間,最惡劣的環境當屬監獄了,如果一個人身陷囹圄都能不捨菩提心的話,那在快樂或平庸時,也肯定不會捨離菩提心的。
  所以,我們應該經常觀察自己的行住坐臥能不能以菩提心來攝持,如果能的話,也用不著天天手拿念珠,嚷著非要閉關不可了。
  在這一點上,高僧大德與我們凡夫是不一樣的。以前我和上師去國外時,遇到一些風景優美的花園,他老人家似乎和大家一樣,也會對馥郁的鮮花、雅緻的環境讚歎一番,但與我們不同的是,上師對這一切毫不貪戀執著,而且還以菩提心攝持,將這種快樂迴向給一切眾生。由此可見,發了菩提心的高僧大德,不管是在什麼場合下,都與普通人不相同,他們能把所看見的、所接觸的外境全部用上,沒有一個不是用來修菩提心的。他們痛苦也好、快樂也好,到漢地也好、到藏地也好,在城市也好、在鄉村也好,一天24小時從來沒有浪費過一分鐘,全部都在修菩提心。可我們呢?心情好的時候,能修上一段時間;心情不好時,就根本不修了,尤其是遇到一些比較可怕的違緣時,不僅菩提心的影子找不到,而且修行的行為也可能會完全捨棄。這就是沒有修煉的緣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

極樂世界的由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比起阿賴耶,兩個對比,阿賴耶是虛妄,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沒有變化,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夜晚,也就是沒有黑暗,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大地都放光。 這個世...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