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3月11日 星期三

淨空法師:度眾生先要度自己,度自己首先要斷煩惱


淨空法師:度眾生先要度自己,度自己首先要斷煩惱

摘自《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第四集2013年5月30日講於斯里蘭卡
尊敬的強帝瑪法師,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諸位同學們:

今天下午這一堂課我們談談世尊在大乘教裡所說的“四弘”、“六度”。這是菩薩必須要遵守、要學習的。

“四弘”就是發菩提心,“四弘”第一是大願,“ 眾生無邊誓願度 ”。佛菩薩的慈悲,我們前面給諸位報告過,大慈悲心從什麼地方去體現?就在這一句經文。菩薩看到一切眾生有苦難的時候,一定伸出援手去幫助。諸佛如來在常寂光中,“常寂光”就是“自性”、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就是如來的“法身”。“法身”沒有形象,沒有物質現象,沒有精神現象,沒有自然現象,所以用“常寂光”。“常”是永恆不斷、不生不滅;“寂”是清淨;“光”是真實智慧遍照法界,利益一切眾生。

法身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他是一切法的理體,哲學裡面所說的“本體”,沒有它不可能有一切法,一切法依它而現、依它而生。所生所現的一切法是“相”,是“法相 ”。這些“相”不是真的,這些“相”是生滅法。所以我們曉得,“體”、“真如”、“自性”不生不滅;“相”,是生滅法,有生有滅,時間長短不一樣,總歸是有生有滅。

那麼法身如來遇到眾生有感的時候,有“感”是什麼?有苦有難想祈求幫助,動這個念頭了,這個念頭就是“感”;佛菩薩就有“應”,自然有“應”,決定有“應”,不可能沒有“應”。這個在大乘教裡面講得非常詳細、講得非常多,這個大篇幅的經論來談這個問題,這個也是宇宙的奧秘。

那麼現在的科學跟哲學也在探討這個問題,到今天沒有一個結論。結論在大乘經教裡,佛說得非常清楚、非常具體,有少分被現在科學家證明了。那我們相信科學越進步,它就越接近佛法。那麼能不能達到佛法的目的,就是入大般涅槃?這個不可能的。什麼原因?科學家沒有離開起心動念,沒有離開分別執著,這是他的障礙,障住不能證得。如果他能夠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放下,那他就成佛了,他就真的能證得,跟佛完全相同的境界會出現。

所以這個第一願不可思議,學大乘頭一個要發這個願,要發度眾生的願。既然發度眾生的願,決定不會障礙眾生、不會害眾生;有障礙眾生、害眾生的念頭,與你這個願想違背。只有成就一切眾生,不會做障緣,不可能去做障緣。

那麼第二願是“煩惱無盡誓願斷”;第三願是“法門無量誓願學”;第四願是“佛道無上誓願成 ”。

那麼我們很明顯的能看出來,真正講“願”就是第一,後面這三條是完成第一,沒有後面三條,你自己度自己都做不到,你怎麼能度眾生?!度眾生先要度自己,度自己首先要斷煩惱。佛在經裡面跟我們說得很清楚,見思煩惱斷了就證阿羅漢果。前面曾經說過,“見惑”,“身見”、“邊見”;“見取”、“戒取”這兩個合起來是我們世間人所講的“成見”,某人成見很深,這屬於“成見”;最後一個“邪見”,錯誤的見解。這都是障礙,這五種錯誤的見解要是斷,你就證得須陀洹果,四果裡頭的初果.初果地位雖然不高,但是他是聖人。怎麼是聖人呢?他沒有離開六道,他在六道裡面還有一段時間要住,但是他只有人、天兩道,他決定不會墮三惡道,保證不墮三惡道;人間壽命到了,他到天道去;天上壽命到了,他又到人間來;天上、人間七次往返,不多,只有七次,他就決定證得四果羅漢,那就永遠脫離輪迴了。所以這是聖人。他不會往後退,只有往前進。進步速度不一樣,有的勇猛精進,他的時間短一點,很快會證得;有些不是很勇猛,那麼他的速度就比較慢,但是他不會退轉,他一定證得。所以,斷煩惱比什麼都重要,煩惱斷之後才能學法門。

那麼現在學法門的人很多,很多出了問題。我們早年訪問英國的漢學院,這一次我們參加巴黎的活動,活動結束之後有一天的時間,訪問法國的漢學院。與這些歐洲的漢學家接觸,他們的研究也相當可觀。將來我們在馬來西亞建立個漢學院,希望能夠互補,我們互相往來共同學習。我們跟他不相同的是什麼?他們不斷煩惱,就學法門,所以把佛法變成了學術,我們這個世間的學術,不得受用。

“ 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 ”,這句話應該是古大德說的。我在初學佛的時候,很年輕的時候,老師告訴我的,告訴我這句話。以後九零年代,我在新加坡住了一段時期,新加坡的總統納丹先生,我們很熟。他告訴我,他是印度人,他 ​​信印度教。他說他一生最敬佩的是佛教,他說“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我當時聽了這句話寒毛直豎,“他怎麼會知道這句話”。所以我就想這個話不應該是老師說的,我的老師是章嘉大師,應該是古大德說的;為什麼兩個人說相同的話,兩個人也不認識。那麼由此可知,佛陀的教誨傳遍得很廣,傳遍的時間很長。

有些真正修行人都知道,佛法重實質,實質是重“行 ”,你學到一句,你要做到。譬如我們今天早晨講的,“六和敬”,我們學一條要把這一條做到,這叫佛弟子;學了之後不肯去做,這不是真正佛弟子,這是假的佛弟子,不是真的。

所以“三皈”要做的,“三皈”是依靠,“皈”是回頭,“依”就是依靠。從哪裡回頭?我們“皈依佛”,佛是覺悟的意思,我們從迷惑顛倒回頭,依自性覺,我們自性本來具足智慧德相,覺就是智慧。所以佛弟子不是迷信的,他依佛陀的自性覺,佛陀自性覺跟我們自性覺是一不是二,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自己要能相信、要能肯定,這才是佛的入門弟子。第二,皈依法。“ 法”是經典,經典是佛滅度之後我們最重要的依靠,佛所說的話都記錄在這裡面,展開經卷就像聽佛教誨一樣。佛怎麼樣教,我們怎麼樣去學習?一定去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是真正皈依法了。第三,皈依僧。“僧”代表清淨,六根清淨,一塵不染。看到出家人要恭敬,他自己有沒有修行與我不相干,他的形象讓我們一看這是僧寶,僧寶就是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我要學他,我要遠離一切染污,做一個身心清淨的佛弟子,這就對了。

所以“三寶”它時時刻刻提醒我,沒有它我容易忘掉,有它常常看見、常常提醒。特別是佛弟子要做早晚功課,供養三寶。我們在佛堂有佛像、有菩薩像、有經典,菩薩是僧寶,菩薩僧,所以就三寶具足了。一看到了有沒有想到我要皈依覺、皈依正、皈依淨,馬上就提醒自己。晚課,一天早晚兩次提醒自己,這個叫真正修三皈依。

三皈依不是在佛前面念一遍之後,拿到皈依證就沒事了,不是的,那完全是假的,那不是真的。每一天早晚,甚至於我們現在講經,因為真正懂得三皈的不多,大乘教裡面講經之前先念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是念這個。強帝瑪法師告訴我,我們念三皈依,用三皈依來代替開經偈,這個建議好,我很贊成,所以我就採納了。最近一段時間你看我講經,前面都念三皈依,“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我們念這個。這個有好處,念念不離佛陀最高指導原則,我們要記在心上,這是真正的三寶。

學習一定要通過“戒、定、慧”。所以斷煩惱是戒律,戒律是幫助我們斷煩惱。煩惱斷了之後清淨心現前,這叫三昧;三昧不能夠放棄,得到之後要堅持,要繼續不斷的努 ​​力,一定要等他開智慧。智慧開的時候有小智慧、有大智慧、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究竟智慧。一直要到究竟智慧出現,才能算是畢業了,那個境界就不一樣了。佛法裡面讚歎佛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一般外國的宗教讚歎上帝“全知全能”,其實佛跟上帝是相同的,是一不是二,我們自己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個自性,不是兩個。換一句話說,佛的萬德萬能,佛有,我們也有,人人都有,個個不無。

人不可以有自卑感,也不能有傲慢。有傲慢錯誤了,有自卑感,那個錯誤跟傲慢是相同的,都是自己障礙自己。所以我們要謙虛、要恭敬,要認真努力的來學習。一定先斷煩惱後學法門,才得真正的受用,才是真正學佛、學儒、學道。所以在中國自古以來,像這些紮根的教育多半是在家庭當中完成的。中國古人非常有智慧,懂得教育,也就是說他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理念,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經驗、效果。

佛法在全世界傳播,有很多地方我們都知道,兩三百年沒有了,四五百年沒有了,六七百年沒有了。像我們在爪哇,印尼的爪哇島,我們在那裡看到佛教的遺跡,現在佛教中斷,都是依奉伊斯蘭教。但是在公元七百年的時候,那個地方的佛教非常興盛,以後衰滅了。唯獨在中國這一支,也像斯里蘭卡一樣,傳到今天還在,這為什麼,為什麼別的地方都不在了,中國還在,斯里蘭卡還在?中國保存的是大乘教,雖然還在,比不上此地。此地斯里蘭卡是小乘教,保存得非常完整,人民真正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他真正得到了。在中國,有學習的、有研究的、有講解的,這不多了,現在是一年比一年少了,真正修學的沒有。這個我們自己要承認,真正依教修行的人沒有,所以,距離斷層的這個時間好像也很快。我們要不加緊努力把它拯救,二十年、三十年之後可能中國的佛教就沒有了。這是現像已經浮出來,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樁事情我們很著急啊。

緣,我相信是佛菩薩安排的,絕對沒有偶然的。強帝瑪國師在台灣留學二十多年,我們沒有想到,他在台灣就住在我的小道場,我們兩個緣就是這樣結的。雖然我不常在台灣,常年都在國外,可是他對我一舉一動都很清楚,我們二十多年的關係,我不知道他是斯里蘭卡的國師,所以在台灣我們對他很怠慢了,我們感到很抱歉,沒有好好的接待他。可是二十多年來,台灣的佛教他看得很清楚。

為什麼佛教會衰?我們追究原因,衰的原因就是我們把戒律疏忽了。我們學佛,我自己也是如此,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妄想多,喜歡分別,喜歡批評,不老實,這是通病。我的老師有智慧,在當時不知道。因為我們非常喜歡經典,經典裡面所說的道理,我們佩服得五體投地,在經典上下的功夫很深,時間很長。對戒律,我們有個錯誤的觀念,認為戒律是生活規範,是日常生活當中一些規矩。這些規矩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每一個朝代都有新革,就是有修訂的,有不適當的把它去掉,需要增加的就把它加進去,好像國家憲法,每隔幾年要修訂一次。我們有這麼一個錯誤概念。那麼佛的生活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也要修正才對啊。那沒有人提倡到修正戒律,沒有人談這個話,可是我們覺得修正是有必要的。

今天生活方式跟古人完全不相同,尤其是戒律裡面完全是印度人的生活方式,跟我們中國人不一樣,居住環境不相同。印度是熱帶,所以“三衣一缽”就夠了。中國不行,中國這個“三衣”冬天不能禦寒。好在佛法令人尊敬的地方,就是它是“ 通權達遍 ”,它並不執著,它確確實實做到了“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所以佛教傳到中國之後,出家人穿中國衣服,中國衣服外面袈裟搭在外面,用這個方式。傳到日本,日本就更簡單了,日本連這個長褂都沒有,日本法師很多穿西裝,袈裟呢一點點大,二十五條衣,裝在口袋裡,做法師的時候拿出來套在脖子上,這就代表了披袈裟。這個通權達遍是大乘教里許可的。

可是戒律根本精神,我們把它會錯了意思。它根本精神是“防非止惡 ”,是防範,怕我們造作惡業,用這些戒條來製止我們。那麼這個標準是凡聖的標準,跟世間法不一樣。世間我們中國的“三禮”,夏、商、週三代的“禮”那是世間法,所以有興有革,就是他們的東西後人有修訂。佛的戒律不能修訂,為什麼?佛的戒律是教你得三昧的,是教你大徹大悟。你一修訂你就得不到三昧,你也沒辦法開悟。所以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但是年輕人很難接受,我也是不容易接受。我跟老師學習,那個時候年輕,自己還要上班,只有星期天。老師很慈悲,每個星期天給我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他如果忙的時候,一個小時;如果沒有事情的時候,兩個小時。我跟老師三年,他老人家圓寂了。我每一次離開他,他一定送我到門口,給我說一句話,“戒律很重要”。輕描淡寫,他說的話很輕,就這麼一句“ 戒律很重要 ”,所以這一句話大概聽了幾十遍。

老師往生不在了,我跟甘珠活佛我們有十幾個人,都是老師身邊親近的弟子,在火化的時候,他是特別建立一個火化爐,他專用的,不跟大眾在一起。我們在火化爐旁邊搭了個帳篷,甘珠活佛他們守了七天七夜,我在那裡住了三天三夜,因為我還要上班,七天假請不到,三天假可以。我在那裡認真反省,跟老師三年,老師教了我什麼東西?這一反省,第一句、第一個念頭就是“戒律很重要”。他怎麼常常跟我說這句話,這什麼意思,是不是真的很重要,我疏忽了?我才非常認真想這一句的意思。想了兩個星期,才懂了。懂了什麼了?這是出世間法,我過去執著是世間法,拿世間法來比出世間法,這個是不可以的。可是老師不指責,指責我的時候可能我不會接受,我會跟他辯論,那麼我們師生感情會搞壞。所以他不跟我辯論,只是輕描淡寫的提起一次,一個星期見一次面,提醒一次;三年大概一百五十個星期,至少接近一百次,所以印象非常深刻,“戒律很重要”。

現在我們看看,我們佛教為什麼衰到這個程度?原因戒律沒有了。我走過許許多多的國家、地區,接觸多數都是華人,學佛的同學,在家,“三皈”、“五戒”、“十善”做不到;出家,“沙彌律儀”做不到,這就是我們佛教為什麼會衰、為什麼會滅,原因在此地。所以我很著急,如何我們來把戒律恢復?戒律恢復得有個懂得戒律的人來教啊!

今天我看到,這是台灣九華山大興善寺,今天有台灣同學在此地,台灣同學應該都知道有個果清法師,在埔里有一個道場,專修戒律。果清跟我的關係也很深,他大學畢業之後就學佛,參加台中內典研究班,李炳南老居士創辦的。這個班當時招收八個學生,六個男眾、兩個女眾。女眾的條件是一生不准結婚,老師有這個要求,如果結婚你就不要來參加了。那麼這個研究班只辦了一屆,只辦了四年。八個學生,六個老師,我也是老師的一個,所以果清師我教過他。我們現在老了,老師過去了,我們老,學生都超過六十歲,果清今年六十六歲。非常難得,三十多年將近四十年的時間,專攻戒律。今天談到戒律大概全世界只有這麼一個了,再找不到第二個,佛法將來復興要靠他。所以他今年年初來看我,很難得,三十年我們沒有往來,他到香港來看我,我非常歡喜,我讚歎他的成就。這就是老祖宗所說的“ 一門深入,長時熏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這四句話我說你做到了,你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我說這四句話我知道,但是我沒有做到。我會全心全力支持他、幫助他。希望佛法的振興要從戒律學院開始。

無論在家學佛、出家學佛,中國過去的老規矩是五年學戒,沒有五年學戒,不能皈依。皈依的時候,你對戒律懂不懂,懂,學會了戒律才可以皈依,出家才可以受戒、才可以剃度。沒有五年學戒的時候不能剃度出家,也不能做在家居士。所以從前限制非常嚴格,佛法興旺;現在把這個廢棄掉,佛法衰,我們要了解這個事實真相,想方法來挽救。

果清他那個地方現在有學生六十多個人,能夠教戒學、講戒學的,指導修行的人有六個,我讓他要加緊培訓,最好能夠有五、六十個人,可以幫助全世界的佛教。因為一個戒律學院至少也得要有六、七個老師,才能辦得成功;三、四個老師那太辛苦、太累了,很難成就。所以這是我們看到一線的希望,看到戒律真正有人在幹,毫不含糊。所以我到埔里去參觀,我看了很歡喜。

信徒學了之後,能夠把佛法落實在生活,我們在斯里蘭卡看到了,這是全世界沒有第二個的地方,希望真正學佛的人都到這個地方來參學。這個地方現在正在籌備要辦一個佛教大學,培養師資,佛教大學可以辦這個戒律學院在大學裡面。另外,我們還要辦一個宗教大學,宗教大學是團結宗教的,是拯救社會。我們教育的目標,至少要在這個地球上化解所有的衝突,團結族群,團結宗教,團結不同的文化,平等對待,和睦相處,共存共榮。這是我們這一生當中所得到的真實利益。如果這個做不到,那佛法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

所以今天學佛的人雖然多,讀經的人也不少,每天堅持著課誦,但是對於經的意思,理解的不多;有深度理解的就更少。深度理解要功夫,這個功夫不是讀誦。但是讀誦是一種手段,它不是目的。手段的意思在哪裡?就是收心。你不專心去讀的時候,你有妄想,你有很多妄念,專心讀書妄念就沒有了。所以它是去妄念、去雜念的一種方法,要懂這個道理。但是你專心去讀,自然會產生一個付作用,那就是什麼?你記得很多。好像是背誦,你記得很多,那個不是主目的。主目的是讓你把雜念、妄想排除掉,把清淨心念出來,這才是主目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

極樂世界的由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比起阿賴耶,兩個對比,阿賴耶是虛妄,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沒有變化,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夜晚,也就是沒有黑暗,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大地都放光。 這個世...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