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5年1月8日 星期四

【經云:端坐念實相,是名真懺悔,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

主講人:淨空法師
檔名:09-23-003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三集)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經云:端坐念實相,是名真懺悔,重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

  這首偈是世尊在經上講的。如何能夠懺除重罪?佛教給我們「端坐念實相」。這個端坐,大家千萬不要誤會,你一天到晚跑去打坐,那你完全是依文解義。此地講的端坐念實相,實實在在說,就是六祖大師在《壇經》上所講的坐禪,也就是本經最後開示的,修學兩句的總綱領:「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兩句話就是端坐念實相。

這個端,給諸位說,是端正其心,不是身,身端坐沒用處,心要端坐、心要端正,心裡面沒有妄想就端正。坐是什麼意思?坐是不動。我們人在四威儀當中,就是四種姿勢、姿態:行、住、坐、臥。走路是動的,站在那個地方雖然不動,不穩當。躺在那個地方雖然不動,不莊嚴,躺著還會滾著翻身。坐在這個地方,這個相是個不動的相,所以就取坐,不是叫你真坐,身坐有什麼用?心裡頭不動。

也就是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境界,心裡頭如如不動,這叫坐,所以坐是這個意思;端坐是這個講法,這就是實相。實相是真心,真心離念,沒有妄念,有念就不是實相。

千萬不要誤會,端坐念實相是老老實實在那兒坐著念《金剛經》,以為這叫做端坐念實相,這個錯了,那是依文解義,三世佛怨,三世佛都喊冤枉,你把佛的意思解錯了。這句話真正的意思,在一切時、一切處,順、逆境界當中,都能夠不起心、不動念,如如不動,這才叫端坐念實相。

  「是名真懺悔」,常常保持著清淨心,清淨心是真心,也就是保持第一念。第一念是真心,第一念就是實相,第二念就變了。諸佛菩薩能夠永恆保持第一念,我們凡夫保持不住,第二念裡面就有分別、執著、妄想,那就不是實相。離一切分別、執著、妄想,那是實相,這叫真懺悔。

  「重罪若霜露」,霜跟露水我們都曉得,存在的時間很短暫,太陽一出來就沒有了。我們無量劫來造作極重之罪,只要般若智慧現前,這些罪業都沒有了。這是指佛說的是真話。為什麼這些罪業都沒有呢?《金剛經》上講得很清楚:「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量劫所造的罪業也是夢幻泡影,覺了就沒有了。但是不覺,在三途六道裡頭決定有果報,沒有辦法避免,這是諸位必須要知道。

換句話說,你只要有念,有我、有人,只要有四相,善惡果報你就得要受,四相沒有了,這個就沒有了。苦報,「我」沒有了,誰受?沒得受的,只要有我,你就夠受的,你有得受的。所以,「我相、我見」不能不捨,不能不離;不離,三界六道就有得受的,受不完!生生世世無量劫都得要受。要想離我相、我見,談何容易!

  《金剛經》上說的道理不錯、方法不錯,可是你試試看,照這個方法去修吧!恐怕一萬個人當中,沒有一個能修得成功的。什麼原因?無始劫來,四相的習氣染著根深蒂固,沒有能力拔除!起心動念「我」,不必去想、不必去考慮,自然就現前,你說這多可怕!想斷,斷不了;想離,離不開,這是事實。

如果沒有淨土法門,沒有帶業往生,說個老老實實一句話,末法時期沒有一個人能出三界,沒有一個人能有成就。無論你修學什麼法門,你要不離四相,就不能成就,頂多修一點三界的有漏福報而已。除此之外,你還能有什麼成就?幸虧有一個帶業往生的法門。

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到了極處,十方諸佛如來、諸大菩薩沒有一個不勸我們求生淨土,道理就在此地。諸佛菩薩的願心都是希望我們早一天成佛道,早一天脫離輪迴、脫離苦海,可是想想只有阿彌陀佛這個法門能做得到。諸佛菩薩跟凡夫不一樣,凡夫有分別、有執著,是情見,諸佛菩薩都是圓滿智慧,沒有一絲毫的私心,統統勸你到極樂世界去。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他沒有叫我們念他的名號,他叫我們念阿彌陀佛,他教我們求生西方淨土,我們能夠依教奉行,才是釋迦牟尼佛的好學生,這個要知道。可是還有一些眾生感情很重,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我怎麼可以離開他到極樂世界去?不但在家人有執著,還有很多出家人有這個執著,我都遇到過。他們還勸我不要念阿彌陀佛,不要求生極樂世界,要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這個誤會就很深。

  【持名念佛,暗合道妙,即是行深般若,無異念實相,是故能滅重罪,能消重業。】

  佛這麼說,菩薩也這麼說,古來祖師大德也這樣說,那還會有錯嗎?所以,般若的理論懂了、方法懂了,我們做不到,怎麼辦?老實念佛,就成了,老實念佛就是究竟圓滿的金剛般若。

江味農居士,這就是一個好榜樣,他就是老實念佛,他臨命終時,那個瑞相多好,走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訴大眾:「金光遍照,佛來接引」,他走了。凡是這樣子跟大家說明,見到佛來接引,這決定往生,沒有錯誤。所以要曉得,持名念佛這個法門非常不可思議。不要看到它很簡單、很容易,它跟最深、最不可思議的妙法相應,與《金剛般若》相應、與《大方廣佛華嚴經》相應、與《妙法蓮華經》相應,統統相應,暗合道妙。

就本經上說,持名念佛,他就是真的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講的;他真的在做,他不是在講,他真的在做,真在修。修什麼?修深般若波羅蜜多,就這一句佛號。深般若波羅蜜多,就是前面講的「離一切相,修一切善」,你們想想他是不是符合這個標準?老實念佛的人,心裡只有一句佛號,其他的什麼都沒有,不是離一切相嗎?這一句佛號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他一心持名就是修一切善。

  我們在《無量壽經》跟諸位詳細介紹過,整個佛法,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無量無邊的法門,到最後一歸納、總結,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所以阿彌陀佛是諸佛所說、所證、所修一切法的總綱領,真的是修一切善。所以這個法門只要一心稱念,要緊的是一心稱念,你二心稱念就不符合了。

二心是什麼?念佛是修一切善,但是沒有離一切相,一心就離一切相。所以你要是二心念佛,與金剛般若不相應,一心稱念就相應。我念佛的時候,身心世界一切都放下,心裡只有一個念頭,求生極樂世界,求見阿彌陀佛。除這一念之外,別無二念,統統放下。離一切相、修一切善,跟金剛般若完全相應!所以他真的在幹,真的在修金剛般若波羅蜜。

「是故能滅重罪,能消重業」,再重的罪業,這一句佛號都能把它消得乾乾淨淨,任何一個法門不能跟它相比!所以真正懂佛法的人,真正明白佛法的人,真正希望消業障的這些大德們,他們怎麼修?就是一個念佛堂,一切的經咒他不念,一切懺法他也不要,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消災滅罪、開慧得福,開智慧、得福報,一句阿彌陀佛,圓滿的成就了。

  【念實相者,空有不著,雙照二邊。實相之慧,從大悲生,以大悲廣修六度,得無量福。】

  「念實相」,前面講的端坐念實相,我們念阿彌陀佛是不是念實相?是的。念阿彌陀佛就是念實相。為什麼?念實相是空有兩邊不著。我們念阿彌陀佛,放下身心世界一切萬緣,不著有;這一句阿彌陀佛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著空;空有兩邊不著。所以一心稱念就是念實相,要不然它怎麼能滅罪?

「雙照二邊」,空有兩邊都不著。「實相之慧,從大悲生。」我們念佛,念佛的人就是大慈大悲,為什麼?要自己往生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幹什麼?見阿彌陀佛,為的是什麼?為的是明心見性,為的是得無上菩提。得無上菩提之後,為什麼?為了廣度眾生。我自己有智慧、有能力,像佛菩薩一樣,應以什麼身得度,我們就能現什麼身,這度眾生才真的叫自在。

  所以沒有見阿彌陀佛之前,我們想度眾生,心有餘而力不足,縱然發懇切的願望,智慧、能力做不到也是枉然。修學其他法門,要像佛菩薩一樣能夠自在現身,談何容易!即使遇到真善知識,如法修行,經上跟我們講,要想證得法身大士的地位,至少還要修兩個阿僧祇劫,才有這個本事。

兩個阿僧祇劫是天文數字,我們覺得時間太長了,還是念佛往生淨土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經》四十八願裡面所說的,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宣說的,是淨土的根本。淨土三經無非是四十八願詳細介紹而已,它的根源就是四十八願。

佛在四十八願明白的告訴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皆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就是《彌陀經》裡面講的阿鞞跋致,這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是七地以上。我們要是依其他的法門,修到七地菩薩要兩個阿僧祇劫;這不費力,超過一般菩薩兩個阿僧祇劫,我們超過了,一下子就超過了。所以有能力分身,十方無量無邊的世界,眾生有感,你就有能力應,感應道交,這才能夠普度眾生。真實的智慧是從大悲心生的,我們念佛求生淨土是大慈大悲。

  有一些人說,念佛功夫不得力,為什麼不得力?沒有慈悲心,所以你功夫不得力,你要是有大慈悲心,你的功夫必定得力,決定不會退轉,決定不會疲厭。沒有慈悲心,念幾句佛號就累了,就要休息了,都是沒有慈悲心。「以大悲廣修六度,得無量福」,怎麼修法,等講到經文的時候再跟諸位細說,這個修法都在日常生活當中。釋迦牟尼佛為我們所表演的,穿衣吃飯、待人接物,這些地方都修圓滿的六波羅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極樂世界不是虛妄的

極樂世界的由來,自性變現出來的,不是阿賴耶。比起阿賴耶,兩個對比,阿賴耶是虛妄,是假的。它是真的,它不生不滅,它沒有變化。壽命很長,沒有變化,那個地方的人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那個世界是光明世界,沒有夜晚,也就是沒有黑暗,無論在什麼地方全是透明,大地都放光。 這個世...

熱門文章